看青海——重走西北角
有人说,看一个人要看外貌、衣着、谈吐,那看一座城市呢?要看经济发展?还是看基础设施?或是看旅游景点?
我只想看看它孕育的普通人。
塔尔寺的蒙面商贩
2018年7月20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塔尔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
从公交车上下来,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磅礴的建筑和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喧闹声中,“耗牛酸奶,正宗的耗牛酸奶”一声声叫卖声格外响亮。
刚进入景区,许多商贩便上前来兜售他/她的商品,脸蒙彩布,身穿少数民族服饰,手拿转经筒。也许是习惯了被人拒绝,哪怕看到我们一次次礼貌地摇头,听到我们一次次说出不要,他们仍锲而不舍。
在排队买票时,同行的学长与一位瘦小的阿姨聊了起来。原来,他们蒙着脸是有原因的。不是因为防晒,更多的是因为害怕城管。就像城里每个街道都有城管专门管理一样,这里也是归城管管理的。这里的商贩大多数都是本地人,除了有“固定铺位”的小贩外,其余都是流动小贩。可以说是没有营业执照的,来到这里,也只是想靠着向游客兜售些自己做的旅游产品,赚点小钱。没有得到许可的他们,要随时提防城管,因为如果被抓到,是要被惩罚的。
票买好了,我们与一个个蒙脸商贩擦肩而过,我看着他们的眼睛,这是第一次我这么认真地与他们对视。虽然看不出他们“面具”下的表情,但他们的眼睛是深邃的,乌黑却透出几丝亮光,从双眼中可以看到生的希望、对美好的期待和生活的不易。
登上阶梯,俯视人群,无论高矮胖瘦,仔细一看仍能分辨出谁是商贩。因为他们是一群蒙着面的人,手上拿着各种小商品,四处走动,遭受无数次拒绝,只为卖出一件商品。
日月山的青海保安
第二天,前往青海湖的路上,我们路过日月山。
“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远赴西藏,在这停留时,很想念家乡,就忍不住取出临走前唐太宗赐给她的日月宝镜。唐太宗对她说,如果想家了,就拿出镜子看一看,就能看到远方的家人。没想到镜子被随行的一个宫女掉包了,文成公主透过假的镜子根本看不到她的家人。于是她伤心欲绝,一怒之下,将日月宝镜抛下山,摔碎了。摔在东的是日镜,摔在西的是月镜,形成了现在的日月山······”司机高叔叔兼任导游,向我们讲述了日月山的历史。
关于日月山的传说有很多,真伪难辨。它们都是当地人赞颂文成公主,赞美日月山,借此来表达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罢了。
天空几朵白云飘过,我们听着故事,看着蓝天、白云和青山,赞叹日月山的美。沿着公路走上去,便能看到日亭和月亭。没有买门票的我们只想在景区外面拍几张照片。
当我们继续向前走时,一位保安大哥拦住了我们,问:“你们是哪里人?”
“我们是从兰州来的。”
“你们买门票了吗?没买就不能进去。”
“我们不进去,就是在附近拍拍照,可以吗?”
“不可以,你们不能走过去。”
“那为什么他们可以直接走过去?”我们指着来来往往上山的人群。
“现在这里有个节日,青海人能免费进。”
“那你怎么知道他们是不是青海人?”
“一看就知道,他们脸都红彤彤的,和你们不一样。”
被赶走的我们嘴上嚷嚷着,早知道我们就说我们是青海人了。
回头看,那位固执的保安大哥还在四处巡视,许多皮肤黝黑,脸上还透着高原红的人们从他身边经过。
我想,我们不是青海人,我们没有那抹高原红。那一抹高原红就像西北高原赐给他们的礼物,成为他们的身份象征。或许曾有人抱怨过那抹红的丑,但终会明白这没有美丑之分,这是她们土生土长的高原为她们的诞生添上的色彩。
青海湖的骑马小哥哥
不舍地离开日月山,我们来到了青海湖。与日月山一样,这里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青海湖的传说。其中最典型的也是文成公主的日月宝镜。这次,被扔出去的宝镜没有摔碎,完好无损地落地。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
托高叔叔的福,我们进入了一个牧民青海湖旁的草场,不用进入景区就能欣赏到青海湖的美。和景区一样,牧民们也会在自己的草场上做起生意。“要不要和珍贵的白牦牛拍照?”“骑马,可以骑马下水拍照,只要十块钱一次啊。”
从远处看宛如一面镜子的青海湖,近看是如此的广阔,仿佛望不到边际。被青海湖深深吸引的我们丝毫没有注意一直围在我们身边的骑马小哥哥。“你们要骑马吗?骑马很好玩的。”他多次侧敲旁击地问。然而我们每次都笑着说不要,然后就专注于拍照。
见我们都不理睬他,吃瘪的他只好自己嘀咕道,我今天都没有开张,也不帮帮我。也许是清楚我们的固执,他没再“骚扰”我们,而是站在我们旁边,看着我们打闹。
“敬雯,敬雯······”我大声喊道,然而专心拍照的她并没有听到。“敬雯,有人叫你。”站在她身边的骑马小哥哥说道。我们惊讶地看向他,一脸疑惑,怎么他会知道谁是敬雯?
见我们不约而同地看向他,与之前“死皮赖脸”地让我们骑马的模样不同,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了笑,说:“你们互相叫着,我听到就记住了。”随后,就像认识很久的朋友一样,他熟悉地喊着每个人的名字,与我们打成一片。
看着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他熟练地招呼其他旅客,心想,如果是我,我能做到这样?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西北大地上,有许多这样的青年,他们单纯、热情又成熟。
后记
在重走西北角结束之际,希望能写点什么记录这次特殊的旅行。然而这一路的所得所感并不是用简单的言语能表达的。一路走来,遇到许多厉害人物,看到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景观。然而在动笔之际,脑海里浮现的全是当时被我忽略的普通人。他们没什么特殊的闪光点,没有伟大的理想,或许只想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但他们淳朴的笑容、笔直的背影,让人忍不住回头。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指导教师张华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18-08-03“碧桂园杯”2018第十七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十一个赛段完赛
- 2018-08-02【脱贫攻坚在行动】青海黄南:四县脱贫各有方 立足实际“扶贫+”
- 2018-08-02“碧桂园杯”2018第十七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十个赛段——沙漠公路赛段完赛
- 2018-08-02“碧桂园杯”2018第十七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九个赛段完赛 终点前摔车葛洛苏痛失绿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