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乡村烟火气 文旅生意经
辞去北京高薪工作,返回家乡铜陵农林村办起“村咖”,胡青青和丈夫阮鹏飞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忙碌。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对胡青青和阮鹏飞创办的“村咖”车站里里而言,是营业以来的第一场大考。
红瓦白墙的两栋小楼,种满绿植的小院,一侧烤炉飘来诱人的面包香,远处高低起伏的丘陵传来阵阵鸟鸣,经过改造的农村旧仓库摇身一变,成为集面包咖啡和专题活动策划为一体的综合空间。游客来到“村咖”,随手支起平板电脑刷剧,一坐就是一天。
“好多朋友都是看了自媒体后来到这里,想找一个地方可以安静发呆。”胡青青介绍,国庆中秋假期,车站里里一天营业收入最高突破2万元,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期。

胡青青在车站里里制作咖啡。人民网记者 胡雨松摄
明明不在城市,“村咖”为何还能吸引年轻人赶来打卡?
在阮鹏飞看来,一个“村”字,就已经凸显“村咖”价值,“农村文旅的优势在于浓浓烟火气。城市咖啡馆意味着工作和商务会谈,但‘村咖’本身就带着休闲感,是让人放松的空间。”
换句话说,游客在农村文旅项目中,想寻找的往往是“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要如何变现?铜陵农文旅项目“初代网红”永泉小镇是另一个样板。
红墙黛瓦、小桥流水、仿古商铺……过去十年,千篇一律的仿古小镇让不少游客直呼上当。永泉小镇的异军突起,除了在硬件上构建江南古镇风貌外,还在“衣食住行”等软件上下足功夫,为游客提供乡村独有的烟火气和情绪价值。
“快来,亲手磨豆浆咯!”在永泉小镇“江南味道”豆腐坊,游客相互配合着往石磨添加黄豆,随着磨盘缓缓转动,纯白的豆浆慢慢流出;景区自编自演的《乡愁》情景剧,讲述本地居民家长里短,通过吸引游客参演,让游客身临其境沉浸式感受本土民俗;在不远处,来自芜湖的张女士用铜钱购买了一份香喷喷的柴火饭,“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张女士品尝一口,竖起大拇指。

游客在永泉小镇参与演出。人民网记者 胡雨松摄
显然,体验铜陵本土文化、接触乡村真实风貌,是永泉小镇区别于其他仿古小镇的核心打法。
在铜陵市,充满烟火气的农文旅项目远不止于此:主打“农耕体验+非遗传承”的犁桥水镇,体验山水风光的浮山景区,感受长江风情的大通古镇等,均是通过塑造具有烟火气的场景,让游客亲身体验铜陵特色文化风貌。
如何让更多充满好玩、好看的农文旅项目,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就在上周,铜陵市召开农文旅运营招商梧桐会,发布《农文旅运营招商项目种子库(2025-2026年)》。“种子库”内,200多个项目清单覆盖轻资产运营、精品业态打造、大片区开发等多个类别,从“大通古镇风情体验”到“白云岩景区开发”,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精品项目等待市场发掘。
“文旅发展不是‘单打独斗’,要让每个点都能融入全市的大格局。”铜陵市文旅局局长李文庆介绍,下一步,铜陵将继续深耕“小而美、精而特”的业态,把犁桥水镇、永泉小镇的经验复制推广,在农文旅领域打造更多新增长点。

招商会上一批文旅项目进行签约。人民网记者 胡雨松摄
- 2025-11-24马鞍山试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改革 “学分置换高级工证书”
- 2025-11-24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建设工程开工,畅通尾闾等治淮新举措正在加快落地
- 2025-11-24安徽:建好群众身边的老年学校
- 2025-11-24安徽:强化质量支撑,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