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面孔在叙利亚特别受欢迎”(我在中国当大使)——访叙利亚驻华大使伊马德·穆斯塔法
“中国人的面孔在叙利亚特别受欢迎”(我在中国当大使)——访叙利亚驻华大使伊马德·穆斯塔法
叙利亚驻华大使伊马德·穆斯塔法近照。 海外网 付勇超摄
担任叙利亚驻华大使的7年来,伊马德·穆斯塔法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见证了中叙友谊的不断加深,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发展背后蕴含的文化力量。
2019年是中叙建交63周年,穆斯塔法近日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专访,分享了自己逐步成为“知华派”的历程,也表达了对两国加强各个领域合作、共同维护深厚友谊的期待。
学习中文有“独门绝技”
“我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穆斯塔法对中文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独创了一套自学方法。
每天一大早,穆斯塔法都会从外交信函和中国媒体上整篇抄录有关叙利亚的新闻报道。在具备了一定的中文基础后,穆斯塔法开始了他最为重要的“中文练习”——打印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的每一篇重要讲话,逐字逐句研读并抄写。
如此日积月累不仅使穆斯塔法的中文水平有了极大进步,也加深了他对中国政策的理解。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度,面对一些质疑中国政策的声音时,穆斯塔法往往会主动站出来为中国说话。
时政之外,热爱音乐的穆斯塔法还迷上了京剧。“同生命里大多数重要和美好的事情一样,唱京剧也是一种‘习得’的品味。”穆斯塔法解释说,“一开始确实有‘文化冲击’,但是之后我会思考京剧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它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京剧。”随着对京剧了解的加深,穆斯塔法发现“京剧很有趣、很有挑战性并富有教育意义”。
穆斯塔法对中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中国幅员辽阔,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彻底读懂中国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但是,我还在不断地学习中国,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从“一带一路”中读懂中国哲学
作为“知华派”,穆斯塔法不仅对中国文化和外交政策有深刻理解,也十分认同中国走向世界所秉持的哲学理念。
在穆斯塔法看来,中国道路富含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与西方国家的路径选择有极大不同。历史上,西方国家变得富强后,往往通过派遣军队,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殖民活动,带来战火和动荡,并掠夺当地自然资源。进入21世纪,中国变得强大、富裕和自信,但是中国没有走西方国家的老路,而是提出了基于合作共赢伙伴关系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选择了一条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崛起之路,这反映了中国严肃、深刻的哲学理念。这条路有关交通、贸易、文化交流以及全人类的繁荣。”穆斯塔法说。
早在两千多年前,叙利亚就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相连。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叙利亚在第一时间作出积极回应。穆斯塔法观察到,已经有很多中国企业开始在叙利亚寻找投资机会,其中一些企业正在寻求当地合作伙伴。
“我们鼓励中国企业到叙利亚投资。与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会受到叙利亚更热烈的欢迎。”穆斯塔法说,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企业有强大的基建技术和生产能力,与中国企业合作符合叙利亚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叙利亚人对中国怀有的深情厚谊。
希望两个孩子在中国上大学
在采访中,穆斯塔法一再强调叙利亚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特殊感情。“中国人的面孔在叙利亚特别受欢迎。”穆斯塔法表示,“过去两年间去过叙利亚的中国游客都跟我说,叙利亚人民非常友好、热情。”
叙利亚人对中国的这种亲近感,在穆斯塔法及其家人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穆斯塔法笑称,在驻华任期结束回国后,他会把自己当作“中国驻叙利亚大使”,致力于将更多中国文化和中文教育引入叙利亚。
穆斯塔法说,他的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10岁,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会用中文唱中国国歌。他希望两个孩子未来可以到中国上大学,“这对我来说很重要!中国元素已经在我的家庭中生根发芽,我希望它能一直延续下去。”
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是叙利亚对中国怀有浓厚亲近感的重要原因。中国推动叙问题解决的努力从未停歇。从叙利亚危机一开始,中国就积极参与国际促和会议,并与各方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向叙人民提供援助的队伍中,中国也从未缺席,并向叙人民包括境外难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边。”穆斯塔法说,“叙利亚感念中国的帮助,中国理应受到欢迎。”
当被问及中国在叙利亚重建进程中可以担当何种角色时,穆斯塔法给出了一个简短有力的答案:“能想到的所有角色。”
相关新闻
- 2019-10-15伊朗决意查明油轮遇袭真相 将予以“恰当回应”
- 2019-10-15德国总理呼吁土耳其立即停止在叙利亚北部的军事行动
- 2019-10-15伊拉克西部发生汽车炸弹袭击致3人死亡
- 2019-10-14法国和塞浦路斯举行联合海上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