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决战奔小康】有一技之长,脱贫更有底气
原标题:【三年决战奔小康】关注“精神扶贫”系列报道之五有了一技之长,脱贫更有底气——宁县努力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对广大贫困户来说,比起田间播种,脱贫致富的希望种子更要在心里播撒。近日,记者来到宁县各乡镇走访贫困户,看到他们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积极求改变、谋发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干劲十足。
宁县结合“一户一策”,借助入户谈心、扶贫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重拾致富信心,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接到在外上学的孩子的电话本是件高兴事,可家住宁县太昌镇苟家村的苟伶俐和王锐霞夫妇却只能对着电话叹气,每月两个孩子1500元的生活费要到哪儿去凑?
前几年,苟伶俐觉得日子能凑合,种的6亩地一家人够吃,三个小孩接受义务教育不咋花钱,自己和妻子平时有低保,还能打打零工。2016年,大儿子、二女儿先后考上外地中专,两个人一年学杂费就得2万元,妻子又患上了类风湿病,干不了重体力活,还得长期服药,学费药费犹如两座大山一下子就压在了苟伶俐身上。
“想挣钱必须得有点手艺,可当时我除了种地外,啥也不会。”苟伶俐感到很绝望。
平时吃低保勉强度日,没有一技傍身,困难来时没有抵抗之力,这是我省很多贫困户的真实写照。送钱送物不如送技术、送经验,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才是实现长久脱贫的关键。
帮扶干部们了解到苟伶俐家的实际困难和他想学技能的愿望后,马上为他联系到了一个木工队学习木工,每天最高可以有260元的收入。妻子王锐霞不想拖家里后腿,也想接受职业培训,帮扶干部考虑到她的实际,通过县妇联为她联系了巾帼家政服务员培训,今年3月底已完成了第一期的培训。
不仅如此,苟伶俐夫妇俩还参加了村里组织的丹参种植技术培训,在自家的5亩地种上了丹参,售卖后每亩平均可有近2000元的收入。
现在,孩子们上学的费用不再困扰苟伶俐夫妇了,给孩子们打电话成了他们每天最高兴、最期待的事。
智力扶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现在,新宁镇坳刘村村民石虎林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几年,石虎林家里的日子举步维艰。妻子6年前颈椎错位后,躺在床上休养了两年,还欠了亲戚近2万元的手术费,一家四口只能靠着13亩小麦、玉米度日。
眼瞅着儿子石振龙一天天长大,可他属于先天性一级视力残疾,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就业一个,就能脱贫一家。帮扶干部们明白,要撑起这个家,石振龙不应该是负担,而应该是支柱。只要让他掌握一技之长,成功就业,这个家就有了希望。
前年下半年,经过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协调帮助,石振龙前往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学习推拿按摩,帮扶干部还帮他申请了残疾人补助和“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补助,每年5100元,在外上学的生活费用基本得以解决。
“他学到技术之后,就能挣钱照顾自己了,我们两口子再不用担心了。现在媳妇能下地了,我也开始在家养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石虎林说。
孩子有未来,生活就有希望。今年,宁县继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坚持教育经费向贫困村学校、向贫困户学生倾斜,全面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子女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就业创业的能力,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找准路子让贫困户行动起来
朱贵红是太昌镇苟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06年,30岁的他在浙江打工时左手受伤致残,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为了维持生计,他只好到上海、湖北等地打零工,常年漂泊在外。没想到,2014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瘫痪在床,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作为这个家的顶梁柱,他再也没有走出去的勇气了。
以后的日子,咋办?朱贵红很是发愁:“我一没技能,二没产业,家里9亩地种的玉米、小麦,填饱肚子还行,欠下的3万多元医药费啥时能还呢?”
不能外出打工,又没有一项稳定的产业,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们认识到,要想让他们这样的贫困户真正心热起来,就必须要有长期可靠的产业规划。找准了发展路子,有了脱贫希望,他就能行动起来。
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积极为朱贵红想办法、找出路,结合他之前的打工经验和村里的产业发展规划,帮他确定了养猪和苹果种植两条增收路子。
这几天,走进朱贵红的家,曾经种小麦的3亩地改种了苹果,6间猪舍就建在了他家的油菜地边上,他正忙着打扫猪舍,准备迎接即将拉来的10头母猪。朱贵红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村里专门从养猪大户那里帮我联系了10头猪,又从县果业局帮我协调购买了苹果树,一株才2元钱,市场上买要20多元钱呢。村干部还说,县里有产业奖补政策,如果我把这批猪养得好,每头猪还有1000元的奖补呢。”
养猪、种苹果都不是轻松活儿,但朱贵红心里很甜。比起以前孤身一人在外,他现在既可以陪伴在家人身边,又有了可以发展的产业,他相信未来会更好。(记者宋振峰 薛砚)
相关新闻
- 2018-06-05三年决战奔小康|甘谷:精准“滴灌”浇开山乡“致富花”
- 2018-06-03【最美基层干部】朱玉国:倡导诚信 金融扶贫奔小康
- 2018-06-03小康路上| 贫困户抱团发展奔富路
- 2018-05-26民勤人“种风景” 向生态要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