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国字号工程织锦带 母亲河畔惠民生
初冬时节,寒意渐深,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河畔却涌动着建设的热潮。作为东至县的“母亲河”,这项全长76公里的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工程正分两段同步推进——从花园乡至东至县县城、从东至县县城至东流镇,目前总体进度已接近40%,一条安澜、生态、宜居的幸福河湖正从蓝图一步步照进现实。
在东山村段,河道治理已初显成效。一侧是经过水域空间修复后更显开阔的河床,水流顺畅;另一侧则是由混凝土浇筑起的整齐格埂,为河岸加上一道“安全锁”。据介绍,后续将采用“生态联锁块+草皮”护坡,替代原有杂乱土石,在稳固岸线的同时,也为来年春天播种绿意。

东至县东山村段施工图。王佳昕摄
尧渡老河段施工节奏尤为紧凑。该段自10月启动以来,进度已过半,预计12月底全面完工。现场,工人正在铺设一种名为“箱型砌块”的预制构件来修筑挡墙。“尧渡老河这段1.7公里的铺设采用的是新型砌块,兼具轻便性与稳固性,而且安装便捷,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现场施工负责人刘发德说道。
一旁的鱼鳞坝(鱼鳞型叠水堰)已初具雏形,工人正进行表面收光作业。安徽昌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超介绍,该设施不仅可有效涵养上游水源,其平整的顶部未来还可以作为步道,供市民漫步观光,实现安全与景观的巧妙融合。

东至县尧渡老河段鱼鳞坝(鱼鳞型叠水堰)施工图。王佳昕摄
治理工程坚持“一段一策”,精准施策。在梅城河下游段,采用厚重坚实的混凝土挡墙进行加固;而在赤头公园段,则选用更具柔韧性、能适应地基变形的格宾石笼挡墙。
对于治理策略的差异化选择,东至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股股长胡安顺解释:“幸福河湖建设重在因地制宜。我们根据各段岸线的土质条件、水流特性与防洪标准,量身定制治理方案,确保工程既安全耐久,又生态协调。”

东至县舜城新区段施工图。王佳昕摄
舜城新区段,数台挖掘机正奋力作业,开展关键的水域空间修复工程。这里的治理寄托着新城发展的期待,连接着人与水的未来。“幸福河湖建设,重要的是让母亲河融入市民生活。”东至县水利局河长制工作股股长胡小亭表示,下一步,将配套建设沿河旅游设施与亲水平台,让尧渡河不仅是安全通道,更是带动沿岸优质服务业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幸福廊道”。(杨佳琦)
- 2025-11-24石台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践获评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 2025-11-24厦门市翔安区创新“四维协同”机制 构建城中村治理新格局
- 2025-11-24迎海风、追日落 10公里精英赛在厦门翔安落幕
- 2025-11-24福建:以全链条、精准化的知产服务体系激活产业升级动能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