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区创新“四维协同”机制 构建城中村治理新格局
厦门市翔安区委编办创新探索党建引领、空间再造、产业赋能、智慧治理的“四维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权责清晰、协同高效、运行顺畅的城中村治理新格局。通过三年实践,全区成功打造15个样板村、精品村,累计投入资金9.6亿元,推动集体经济年增收约2600万元。

欧厝社区

欧厝社区
“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
创新构建“党建联席会议+功能型支部+民主协商”三级组织体系,通过厘清17个区级部门在党建工作中的职责边界,推动处级干部下沉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形成权责明确的穿透式管理架构。强化镇(街)党(工)委政治功能,指导完成原党政办公室向党建办公室的机构调整,明确其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等核心职能,让基层党建有抓手、有机构、有资源。深化近邻党建模式,指导优化设置巾帼女英、文化传承、海洋先锋等6个功能型党支部,细化37条“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工作机制清单。创新“书记茶庄”“治理茶话室”等协商平台,开展恳谈会16场次,通过完善议事协调机制,累计解决治理难题近200个。
“空间再造”提升环境品质
创新建立“规划—建设—管理”空间治理全链条职能配置模式,通过厘清资源规划、建设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职责边界,指导镇(街)优化设置内设机构9个,新增空间治理相关岗位18个。统筹推进“六必整、七必清、八必拆”专项行动,明确各部门在拆违、清运、整治等环节的职责分工,累计拆除违建30万平方米,清理垃圾4700余吨,释放公共空间108亩。创新“四统房”建设机制,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分配、管理,在有限用地内满足434户居民住房需求,土地利用率提升近11倍。同步完善“五书模式”权责体系,为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提供制度保障。

金海街道欧厝社区创新实施的“四统房”模式
“产业赋能”增强造血功能
创新“政企村”协同发展模式,通过优化农业农村、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能配置,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和运营权限。推动镇(街)梳理村集体经济发展服务职能,指导15个试点村设立产业发展专职岗位并制定岗位职责规范。建立“一业一策”职能协同机制,系统梳理各部门在产业培育中的职责边界,累计策划集体经济项目30余个,总投资5.7亿元,带动西坂社区年增收900万元,山亭社区打造“侯亭渔歌”农文旅综合体带动80户村民就业。指导欧厝社区引进海蛎壳处理企业,实现月处理100吨,年产值超2000万元。

郑坂社区

郑坂社区
“智慧治理”提升服务效能
构建“平台+机制+队伍”三位一体智慧治理体系,通过系统梳理12个部门34项治理职责,推动建立职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智慧治理新格局。整合视频监控、物联网设备等构建“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立体监管体系,明确各部门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的权责关系。创新“社区+国企”大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完善政府、企业、社区三方权责配置,推动14个城中村签订“大物业”框架协议,完成7个村物业入驻。结合镇(街)履职事项清单制定《美丽家园积分方案》,累计开展积分考评364次,兑换价值652万元,居民参与率达85%。健全两岸融合治理机制,通过优化对台工作机构设置,推动设立台青驿站、台青公寓等平台,累计吸引30余名台青入驻,举办两岸交流活动吸引金门同胞300余人次参与。

沙美都市田园

沙美都市田园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党建联席会议化解治理难题近200个,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违建拆除率、堆杂清理率均达100%,消防事故同比下降60%;全区城中村集体年收入总额突破5000万元,较治理前增长3倍;成功打造“红色沙美”“活力郑坂”“和美欧厝”等特色品牌,形成“一村一品”文化格局。目前,翔安区的“四维协同”治理机制已获国家住建部调研组充分肯定,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写入厦门市社区治理条例,市住建局将翔安经验纳入全市城中村治理工作指南,相关经验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为全国城中村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文/图 翔安区委宣传部)
- 2025-11-24迎海风、追日落 10公里精英赛在厦门翔安落幕
- 2025-11-24福建:以全链条、精准化的知产服务体系激活产业升级动能
- 2025-11-24第四届赣南脐橙国际博览会在安远开幕
- 2025-11-24江西省3家单位加入世界旅游联盟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