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全链条机制高效化解劳动纠纷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积极探索构建“调解优先、仲裁保障、预防前置”的全链条劳动纠纷化解新机制,推动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从“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的深刻转变。
调解先行,多元化解“止纠纷于萌芽”。积极搭建高效调解平台,灵活运用“庭前引导调、庭中重点调、庭后跟进调”的全程调解模式,坚持“能调尽调、慎用裁决”原则。2024年以来,全区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累计通过调解化解纠纷268件。同时,大力推动调解组织向基层延伸,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目前,全区已成功培育企业调解组织367家。
仲裁赋能,优化服务“让维权更便捷”。着力提升服务质效,畅通劳动者维权渠道,对群众的每一次来电来访,工作人员都做到热情接待、耐心倾听、专业解答,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释明,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在案件处理中,积极践行“热心帮助、耐心解释、诚心解困、公心调解”的“四心”服务理念,确保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困难诉求帮扶到位,让劳动者切实感受到了便捷高效维权通道背后的“法治温度”。
预防前置,精准施策“防风险于未然”。宣州区深刻认识到“防胜于治”,将工作重心前移,大力强化源头治理。常态化开展“劳动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组织仲裁员、调解员和法律专家深入园区、企业,“点对点”提供用工风险诊断和合规辅导。 活动聚焦精准普法宣传,规范用工指导,化解“疑难杂症”。通过源头上的精准滴灌和风险防范,为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宣州区创新打造的“调解+仲裁+预防”全链条劳动纠纷化解机制,通过前端调解“疏”、中端仲裁“断”、源头预防“堵”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闭环式治理格局,显著提升了劳动争议处理的整体效能,为化解基层矛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可借鉴的“宣州方案”,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蒋延芳)
- 2025-08-26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曹店丑桃的甜蜜逆袭
- 2025-08-26千里淮河今安澜丨蚌埠“靓淮河”:一川清 两滩绿
- 2025-08-26浙江制造业亩均税收持续增长
- 2025-08-26嘉兴打响“睦邻嘉”小区治理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