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江华委员——“提建议要有可行性分析”
记者 孙超
夜深了,全国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江华仍在字斟句酌,完善提案。他反复念叨一个词——“可行性”。
投身科研一线30余年,他主持或参与了“和谐号”“复兴号”等高速动车组的科研攻关。2024年12月,运营时速40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发布。负责其中牵引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研发的,正是冯江华委员带领的团队。在他看来,“创新是大胆想象与严谨思维的完美结合,只有在坚实的逻辑基石上,才能筑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做科研十分严谨,委员履职亦是如此。冯江华委员说:“提建议要有可行性分析。唯有充分论证,才能真正推动解决问题,实现‘纸面’走向‘地面’、‘建议’变成‘满意’。”
为此,他总是与调研对象充分沟通,反复推敲每一条提案、建议内容。他精心撰写的多份提案、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
冯江华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对于既懂工业、又懂信息技术的数字工匠,技能培养和成长路径还不明确。他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企业试点建立层次分明的岗位能力评价、认证体系。为验证可行性,他观摩研究了一些地方举办的数字工匠竞赛,并组织同事进行“头脑风暴”,给他的建议找“破绽”。
“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委员履职,都要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经得起检验。”冯江华委员说。
- 2025-03-10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 2025-03-10创新引领,开辟更多新赛道
- 2025-03-10鹿新弟代表——“当代表也要有工匠精神”
- 2025-03-10倪迪代表——三年磨一“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