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近自然恢复和系统治理 科学防治荒漠化
【专家视点】
作者:吴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三北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指出,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68.78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
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荒漠化防治应坚持近自然恢复的理念。近自然恢复,即利用本地乡土物种,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地带性植被接近的生态系统。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工辅助和管理措施,依靠自然生态过程,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受人为干扰前的状态,从而实现恢复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科学研究证明,只有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化土地,才有可能治理和需要治理,因为这些地方曾经可能是森林、草原、湿地或固定沙地。而对于天然的沙漠戈壁,保持其原始状态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在其中生存的动植物不被打扰,才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荒则荒。
荒漠化防治应坚持系统观念。三北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也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经济欠发达区。受自然条件、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突出。应在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生态系统。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谋划,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
荒漠化防治应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三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都离不开水。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科学评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科学选择节水抗旱植物种和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大力发展节水林草。
荒漠化防治应坚持科技创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荒漠化防治实践来看,荒漠化防治的发展史就是科技治沙的发展史。荒漠化防治的需求推动了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引领了荒漠化防治的高质量发展,促使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面对沙害肆虐束手无策,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成为今天的治沙大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研发了一系列荒漠化防治技术与模式,包括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技术、飞播治沙技术、“窄林带、小网格”绿洲农田防护林模式等,为我国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等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未来还需要继续在防沙治沙绿色新材料和智能化多功能新装备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制荒漠化诊断与治理大模型,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立可进行位置查询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荒漠化的快速诊断和精准治理,为“三北”工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9日 05版)
- 2025-02-20筑牢科普资源与人才之基
- 2025-02-20新华全媒+|逐梦九天——我国商业航天抓住“黄金机遇期”
- 2025-02-20DeepSeek搅动寒假作业,基础教育与AI如何磨合?
- 2025-02-20第41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给地球“打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