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三问(人民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是全球面临的难题,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不能养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很难取得实效。在思想认识上求共识,不妨回答三个问题。
粮食丰收以后为什么还要节约粮食?
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预计首次超过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有的人就会有一个问题:既然粮食那么多,何必还要大力提倡节约?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看到,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粮食需求持续增长,大豆等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粮油争地、人畜争粮、种养不协调等矛盾依然突出,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长期存在。这些情况决定了不论粮食增产多少,我们都没有任何资格、任何理由浪费食物。
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国之大者”,粮食节约的时效是“永远”。粮收万担、五谷丰登,与节约粮食并不冲突。我国之所以实现粮食连年丰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断强化粮食机收减损、储存减损、运输减损。有增产作牵引,以节约为保障,粮食安全才更牢固。
富裕起来以后为什么还要强调节俭?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务本节用财无极”……无论是警世格言还是民间智慧,都有相同的逻辑:节用才能致富,富起来以后,仍然需要精打细算、科学利用。倡导节约理念,并不是要抑制消费,而是旨在涵养健康理性的财富观、消费观,让财富合理地发挥出最大价值。
为新中国空降兵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马旭夫妇,生活十分简朴,将工资等财物捐给公益事业。叶嘉莹先生暮年一个人生活,日常用度极为节俭,却为南开大学捐赠大笔资金。见利思义、重义轻利,富而思进、兼济天下,这些熠熠生辉的文化基因,在富裕起来之后更需珍视和弘扬,努力涵养勤俭节约、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风气转好以后为什么还要继续反对浪费?
这些年,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导下,“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等问题得到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批作风顽疾被有效清除。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心态,一餐饭、一度电、一张纸中的“风纪扣”仍需扣紧扣牢。
继续提倡勤俭节约,是防范“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隐形变异的必然选择,是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的主动作为。包括厉行勤俭节约在内的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节俭朴素的作风品格,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需要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坚守。
俭以养德,俭以兴业。问答之间,其义自见。发扬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我们的事业大有希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3日 04 版)
- 2024-12-02坚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扶贫
- 2024-11-29我们永远记着,英雄永远活着
- 2024-11-28“救命工具”,咋就成了“致命凶器”?
- 2024-11-25一部革命剧,何以打动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