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新闻语录

“救命工具”,咋就成了“致命凶器”?

2024-11-28 09:16 来源:新华网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俗称“防毒面具”,是人们在火灾等危险场景下作业或逃生时佩戴的装备,因此被很多人称为“救命工具”。

  今年以来,佛山、广州、上海、无锡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抽查,都发现了不合格的“防毒面具”。其中,无锡市市场监管局抽查产品10批次,不合格产品4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40%。

  “防毒面具”质量不过关,关键时刻不仅救不了命,反而可能要了人的命。被人们寄予厚望的“防毒面具”,本来应该是“救命工具”,咋就成了灾难帮凶呢?

  这些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地方集中销毁假冒劣质“防毒面具”的报道。这表明,假冒伪劣的“防毒面具”,不是一时一地的个别现象。

    2011年11月9日,湖南集中销毁假冒劣质消防产品,义工现场讲解如何识别劣质消防自救呼吸器。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正规“防毒面具”,外形看似简单,技术含量实则不低。

  光是过滤毒罐这个核心部件,其制作流程就包括灌装干燥剂、灌装过滤材料、冲压成型、罐体密封等四个关键步骤。过滤毒罐制作完成后,还要安装防烟面罩,并保证面罩与罐体牢固,不能被轻易扯开。所以,“防毒面具”在防火、防毒气、牢固性、密封性等方面都有很高要求。

  从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情况看,一些“防毒面具”作假手段多样、问题多多。

  有的声称是用耐火材料制作,可是用火一烧马上就穿,根本达不到阻燃要求;有的看起来与正规国标产品无异,实际上粗糙单薄,稍一用力就被撕开一道口子。更有甚者,个别产品一氧化碳防护性能不达标,根本无法过滤有毒烟雾和颗粒物,起不到“防毒”作用。

  相关地方的调查还在继续。相比调查结果,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假冒伪劣产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又是如何流入市场的?

  一是以假乱真。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属于消防产品,专业性强。一些不良生产厂商将假冒伪劣产品的外观设计得跟专业国标产品极其相似,仅凭普通消费者的肉眼,根本看不出与国标产品有什么区别。

  二是挂羊头卖狗肉。一些厂家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心知肚明,却通过购买正规国标产品去应付抽检,以得到检验报告、3C认证、消防编码等;还有的干脆直接购买虚假检验报告等,让自己的假冒伪劣产品蒙混过关进入市场。

    2020年1月10日,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真如派出所民警在给小学生讲解如何正确佩戴消防自救呼吸器。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三是非专用当专用卖。一些网络平台商家贩卖的所谓“消防面具”,并非消防专用产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但以消防专用产品名义贩卖,消费者即便购买到这类“李鬼”产品,大多也并不知晓。

  假冒伪劣产品背后,存在着灰色利益链:既有制造伪劣“防毒面具”的厂家,又有专门提供虚假手续者,再加上或不知情或故意为之的中间商贩,使得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普通消费者很容易把这些“瞒天过海”的假冒伪劣产品买走,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防毒面具”的使用和管理有法可依。

  比如消防法就提出:消防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未经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

  可以说,消防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等国家标准,为消防产品确定了标准,也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犯罪活动提供了法治支撑。

  推动制度落地,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不能仅靠每年几次的抽检。加大执法力度,发现线索顺藤摸瓜,斩断制售假冒伪劣“防毒面具”产业链,以监管的高压态势让造假者付出沉重代价,心有忌惮、不敢妄为。

  同时,加强正规“防毒面具”宣传推介,提升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严防劣币驱除良币,让消费者真正用上安全可靠的合格产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