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镜观中国丨推动农民富裕富足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2023-12-18 11:39 来源:新华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懈奋斗

  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亿万农民满怀信心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以更扎实的努力奋斗,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向着共同富裕阔步前进

  ↑2023年8月26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新场村的杂交水稻制种大户陈良东展示收获的水稻种子。今年61岁的陈良东从2012年开始流转村民闲置的土地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每年可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就业。

  ↑2023年10月20日,“80”后刘春艳在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东岗子村的水稻田里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刘春艳2013年创建春艳种植专业农场,目前农场已实现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发展,实现了5000亩水稻、玉米、大豆全程机械化作业,水稻年产量达到3000吨,年产值达2500多万元。

  ↑2023年6月8日,在诸暨市东白湖镇的铁皮石斛有机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孙思宝(左)和志愿者一起直播卖铁皮石斛花茶、铁皮石斛酒等产品。铁皮石斛和果蔬是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的特色农业产业。

  ↑2023年10月10日,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31岁的袁孝鑫在创作扎染图案。袁孝鑫是下庄村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重庆城区工作。2022年初,袁孝鑫回到家乡,创办“下庄布谷”植物扎染工坊。袁孝鑫表示,未来她将在家乡大力发展扎染产业,传承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023年9月5日,在江西南昌进贤县泉岭乡前溪村,村民在议事馆内商讨村内沟渠修建事宜。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依托农村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掘农村文化遗产,打造美丽宜居乡镇、村庄、庭院,特色种植、餐饮休闲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

  ↑2023年6月1日,栾金祥在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湖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湖蟹养殖基地内查看湖蟹的生长情况。栾金祥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硕士毕业,回国后在家乡投身现代农业管理,带动蟹农创收,2022年公司湖蟹养殖销售额达5000万元人民币。

  ↑2023年2月28日,王昌在来安县水口镇拥巷村操作植保无人机喷洒除草剂。今年27岁的王昌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水口镇拥巷村人。2018年大学毕业后返乡,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吸纳1000余户农民加入,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机械化作业、农业种植技术培训等服务,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2023年3月30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禾木村观光马队农民专业合作社队员骑马走在禾木村后山的观景平台上,商议未来的发展(无人机照片)。禾木村拥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的称号,每年游客络绎不绝,2022年,禾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4万元。目前,这个一千多人的小山村已经拥有22家酒店、169家民宿、19家餐厅和32家商店。参加马队是村民们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每户村民都可以带两匹马参加到马队中来,为游客提供服务。

  ↑2023年11月19日,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下岐村村民在渔民广场听演艺人员讲“福安评话”。历史上,下岐村村民祖祖辈辈以在浅海滩涂“讨小海”为生,一条小木船就是几代人的家,被称为“连家船民”。20世纪90年代,福建“造福工程”启动,下岐村将2000多名渔民安置上岸。上岸定居后,当地积极发展水产养殖、海洋捕捞以及贸易、物流、餐饮等产业。2022年,下岐村人均纯收入从上岸时的不足千元提高到30360元。

  ↑2023年10月14日,老人们在河北省康保县土城子镇互助幸福院内跳舞。近年来,河北省康保县在全县推广互助养老模式,按照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原则,探索建设互助幸福院。截至目前,康保县已建立互助幸福院35所,为2300多名农村老年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

  ↑2023年11月30日,在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甘宣村,一家结对帮扶的养老机构将助浴车开到村民家门口,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洗浴。为推进乡村养老工作,促进公共服务均衡覆盖,浙江省余姚市自今年7月起启动专项行动,发动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向山区输送养老服务。

  统筹:鱼澜

  制作:罗晓光

  记者:杨文斌 颜麟蕴 徐昱 黄伟 张善臣 刘军喜 李响 林善传 牟宇 翁忻旸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