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就是“突破口”(现场评论)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需要用好学科交叉这个“催化剂”
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化学家实验室,不见忙前忙后的科研人员,只有一台体型“敦实”的机器人穿梭于操作台之间,用机械手臂灵活地配制着试剂。它不仅能根据指令进行实验,还会自主“思考”实验步骤和方案,俨然就是一名一丝不苟的实验员。
机器人变身“化学家”,靠的是人工智能。科研人员根据所需催化剂类型,输入程序指令,机器人进行分析筛选,给出备选组合,并开展相关实验。有了聪明的“机器化学家”,从数百万种材料组合中找到理想结果,可能只需一两周。这不,仅用10多天,它就为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找出了20多种高质量材料组合,极大提高了开发优质薄膜材料的效率。
“机器化学家”是学科交叉结出的果实。今天,面对重大科学问题,学科交叉融合攻关是大势所趋。从近些年的科技创新实践来看,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的地方,通常就在学科的交界处。比如,生命科学研究与人工智能融合,能够高效预测蛋白质结构,为研制新药开辟新途径;量子科学与计算机融合,改变了底层运算逻辑,突破了计算的瓶颈。有人统计,近20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交叉研究成果占比已超过1/3。学科交叉融合是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强化学科交叉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在一些基础前沿领域,谁优先取得突破,谁就可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赢得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学科交叉的交汇点,往往是原始创新的突破口。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需要用好学科交叉这个“催化剂”,催生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应当完善创新支持体系。近年来,为支持跨学科探索,有关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交叉科学部,设立4个科学处,分别聚焦物质科学、智能与智造、生命与健康、融合科学领域,增强支持措施的针对性。又如,科技部发布“揭榜挂帅”项目,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着眼未来,尊重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多学科协同攻关,还需持续加大资助力度、探索资源配置方式、完善评审机制和评价体系,助力“从0到1”的创新不断涌现。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并非将不同学科简单叠加,还应从人才培养入手,提高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机器化学家实验室负责人江俊直言,团队近30位成员能在研究中互相启发,得益于大家扎实的数理通识训练。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是科研实践交叉融合的前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优化培养方案有助于打破“专业壁垒”,让有潜质的学生在科研起步阶段打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有利条件。
采访时,江俊告诉记者:了解到“机器化学家”后,不少科研人员主动前来交流合作,带来一些新的交叉研究课题。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拥抱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推动前沿探索、协同研究,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收获更多原创成果。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1日 05 版)
- 2023-05-31【海评面】外媒热议“神十六”升空:中国航天迅速发展
- 2023-05-31述评:自找苦吃的“Z世代”何以创新理论宣讲
- 2023-05-31优化传播方式和路径,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2023-05-31都阳: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