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创新思路 实现双赢(说道)

23-02-21 09:01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任磊

  原标题:创新思路 实现双赢(说道)

  张伟昊

  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用心用情帮助百姓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寻求就业的手段、探索致富的门径,让乡村更美、人民更富

  

  湖南蓝山县是候鸟迁飞路线的重要通道。之前,此地捕鸟风气盛行,如今,不仅捕鸟人不见了,他们还变成了当地的护鸟人。由“捕”变“护”是怎样实现的呢?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以往重“整治”、严厉打击捕鸟行为的基础上,蓝山县更加关注“引导”,利用村民对山形地理、鸟类习性的了解,聘请他们成为职业护鸟人、候鸟科普宣传员等,保障捕鸟人转行就业。疏堵结合、双管齐下,取得了良好效果。

  类似经验还有长江流域的“渔民上岸”。禁渔政策实施后,传统渔民怎么办?在重庆、江苏等地,一方面聘请捕鱼人变为护鱼人,另一方面引导渔民吃旅游饭等,保护环境的同时让渔民增收致富,达到生态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由“捕”变“护”,既是环境保护政策的转变,更是为百姓谋出路的思路转变。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措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引导当地群众转型就业创业,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是生态保护的题中之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生态环境多样而复杂,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物种资源等不尽相同,如何在生态保护这张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需要各地各部门动脑筋、想办法,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政策举措。例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云南大象,地方政府通过出台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补偿村民的损失、解除村民的顾虑,许多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用心用情帮助百姓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寻求就业的手段、探索致富的门径,让乡村更美、人民更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蓝山县村民的话说就是:“护林收入比捕鸟高多了,有了挣钱的门路,谁还上山打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