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今天,值得为他们转发

22-05-30 11:38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玉芳

  有的人

  名字刻在奖章上

  身影隐于人海中

  ……

  一人能顶五个师的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之父”,

  他曾说,“中国人怎么不行啊?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也能搞”,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隐姓埋名30载的他,甘为国防献终身,

  他曾说,“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搞出来”,

  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身为百岁惯导巨擘,一辈子不忘科技报国之心,

  他曾说,“从小的时候就有一个中心口号,学好科学救中国”,

  他是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陆元九。

  盛满亿万人的饭碗、梦想有一天能在禾下乘凉,

  他梦想着“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实现禾下乘凉梦”,

  他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身披白色铠甲,坚定逆行的脚步从未停止,

  他坚信,“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他是我国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他让“嫦娥奔月”,从故事书里的传说变成航天史上的传奇,

  他曾表示,“人类探索宇宙,中国人在探索中要有话语权”,

  他是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

  投身铸舰一甲子、主持设计了我国两代导弹驱逐舰的他,

  曾说,“我和军舰打了一辈子交道,看着它最终驶向深蓝,这是我感到最骄傲的事情”,

  他是船舶工程专家潘镜芙。

  他穷尽毕生心血,打造中国力量,

  最令他激动的是,“我们自己的导弹,经过我们天安门(广场)”,

  他是“红旗-7”地对空导弹总设计师钟山。

  她用自己的身体给疫苗做试验,

  只因“这是人民需要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做成”,

  她是病毒专家、我国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发明者之一闻玉梅。

  她是在逆行中铸盾的病毒“猎手”,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她是人民英雄陈薇

  ……

  是他们,

  从追赶到超越,

  让中国挺起了脊梁;

  是他们,

  高举火炬,

  照亮科技自立自强的方向;

  我们的骄傲,

  源自他们的努力;

  我们的底气,

  源自他们的付出!

  今天

  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光明日报特推出致敬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短视频《脊梁》,

  以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

  让我们共同携手,回溯科学家精神,

  以实际行动,

  致敬每一位中国科技工作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