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新春走基层·加油新征程】 追求质量“零缺陷”--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总装车间的航天工作者

21-02-14 11:3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王烁

  光明日报记者 徐畅  

  也许你见过火箭发射,但你知道火箭是怎么拼装的吗?

  与汽车生产类似,总装车间是火箭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里,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经过操作人员的双手,变身为一枚枚完整的火箭。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火箭总装车间,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总装车间拥有60多年的历史。正是在这座总装车间内,一批又一批航天人承托起中国航天一个又一个前进的里程碑。

  腊月二十九,林新智早早赶到了位于北京南苑的车间。一批新的零部件凌晨从天津运送到车间,他得和装配工段的师傅们赶紧把这些零部件卸车,运到总装工位上。

  1995年出生的林新智去年研究生毕业。刚刚加入航天大家庭的他,成为总装车间一名年轻的工艺员。

  “工艺员是联结设计师与总装师傅的桥梁。”林新智介绍,他的工作是在设计师提供好实际图纸后,按照设计要求写出每一个零件、每一步工序的装配流程。“第一步装什么,第二步装什么,安装时用什么螺钉,用多大力矩……都要写得明明白白,要让我们的总装师傅一拿到工艺文件,就知道怎么做”。

  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林新智所在的车间承担着把宇航员送上天的重要任务。

  腊月二十八,林新智还在出差。回想起这半年的经历,他坦言,作为车间的新人,最近是他第一次有机会从头到尾跟一个完整的火箭项目。“老型号的火箭,总装师傅们都很熟悉了。新型号的话,设计经常会与实践出现偏差,需要不断磨合。这一过程,就需要工艺员在里面不断联络设计端与操作端,与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一起想办法的大家中,还有吴勇。

  吴勇今年正好50岁,是车间的一名高级技师。

  管路安装、电缆敷设、部段对接、质量质心测量……总装火箭是个系统工程,吴勇和同事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工艺流程文件要求,将一个个零部组件拼装成一枚火箭。除了这些常规工作,作为“马利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一员,吴勇还负有一项特殊的使命——针对新设计型号火箭带来的总装难题,与团队一起展开联合攻关,并对总装人员进行培训。

  “马利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全国首家运载火箭和重点型号产品总体装配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以航天一院火箭总装技能大师马利的名字命名。在工作室,吴勇和前辈马利一样,争分夺秒想问题,帮助优化工艺,细分流程,让各个工序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不断提升总装效率,保证总装质量。

  为了赶在计划时间节点完成所有工作,吴勇一个半月没有休息,“春节期间也只能休息一两天”。

  总装车间是航天事业的一面旗帜。“车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后墙不倒’的文化。只要在原定计划中给出一个完成装配的时间节点,哪怕前序流程延误了一段时间,我们也会加班加点地把任务赶出来。”总装车间主任刘大亮解释,“航天工程有它自身的规律,根据气象、光照以及与目标天体相对位置等要求,火箭发射是有特定时间的。一旦错过这一时间,发射可能要推后几个月甚至几年。所以,为了确保火箭顺利按时发射,我们必须克服困难。”

  在此基础上,总装车间的航天人努力追求质量“零缺陷”。“组装火箭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但2020年,我们所有总装的火箭从出厂到发射没有发生一起质量事故,这很不容易。今年我们也要延续这样的成绩。”刘大亮表示。

  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1990年进厂、1995年进车间的吴勇很有发言权:“我们的运载火箭从以前一年打1到2发,到一年打5到6发,发展到现在一年打10多发,而且成功率越来越高,这说明我们国家的火箭事业越来越成熟,行业水平已经是世界一流。这些火箭,都是通过我们的双手和努力总装而成,虽然加班多一点,付出多一点,但非常值得。”对这样的成绩,吴勇很自豪。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14日 02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西北非遗太平鼓触网“击鼓传思”“原年人”如约享指尖“年味” 西北非遗太平鼓触网“击鼓传思”“原年人”如约享指尖“年味”
  • 听文物讲故事·牛年说牛|牛牛牛!敦煌壁画中的“众牛相” 听文物讲故事·牛年说牛|牛牛牛!敦煌壁画中的“众牛相”
  • 【网络中国节·春节】甘肃:普天同庆迎新春 美好祝福送祖国 【网络中国节·春节】甘肃:普天同庆迎新春 美好祝福送祖国
  • 【新春走基层】八千余名环卫工除夕夜坚守 只为新年第一眼见到美丽兰州 【新春走基层】八千余名环卫工除夕夜坚守 只为新年第一眼见到美丽兰州
  • 【网络中国节·春节】14天20场演出,兰州人就地过年有福利了! 【网络中国节·春节】14天20场演出,兰州人就地过年有福利了!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网络中国节·春节】农村过大年,习俗
2   西北非遗太平鼓触网“击鼓传思”“原年
3   【短视频】(网络中国节·春节)欢度藏
4   Vlog | 迭部藏寨里的藏历新年
5   听文物讲故事·牛年说牛|牛牛牛!敦煌壁
6   【幸福年·就地过】三个异乡人的别样除
7   来自五湖四海的年夜饭
8   千秋万世春常在——汉简里的春节传承
9   春天的相册——脱贫户朱惠平一家的“天
10   他们在地下600米过除夕
11   元古堆村:春节的幸福味道
12   【新春走基层】有一种年味叫坚守
13   【幸福年·心安处】陇东黄土塬 山村的年
14   中国学者"海淘"敦煌文献15载:让流散的
15   【网络中国节·春节】甘肃:普天同庆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