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新春走基层|特写:异乡人,一家人!

21-02-14 11:35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烁

  新华社沈阳2月13日电 题:特写:异乡人,一家人!

  新华社记者

  “鼠”去“牛”来,这个春节注定会因为众多就地过年的异乡人而被铭记。他们中,有隔离点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外卖小哥……无论什么身份,为了一个共同的心愿——国泰民安,他们选择留下。尽管不能与家人一起守岁,却有来自各方的关爱,让这些异乡人变成一家人。

    2月10日 ,美团专送骑手小月月在配送站点和同事贴福字。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隔离点里的跨年守护

  12日,大年初一,马会昌坚守在隔离点的第54天。

  谈起这个别样春节,他告诉记者一个字——“值”。

  老马是吉林省松原市人,在沈阳市铁西区政府部门工作。去年12月,沈阳发生疫情后,马会昌主动请缨担任铁西区一处隔离安置点的“点长”。

  “媳妇在沈阳的家里过年,在北京上学的儿子也没回家。老家的父母有其他兄弟姊妹陪着。”老马声音有些哽咽,“昨晚和老爹老妈视频了,他们都挺支持的,给我这个没回家的儿子‘点赞’!”

  这个除夕,老马与工作人员一道,和21名隔离安置人员一起度过。由于担心他们情绪有波动,老马凌晨两点多才睡下。

  “大家都很配合,真要感谢他们!” 马会昌说,为了让大家过好年,工作人员准备了年货,精心烹制了年夜饭,晚上特意煮了饺子。“这个春节,我们是一家人!”

  结束采访时,马会昌又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还要转来20多名入境需要隔离人员。这个“点长”,老马还要继续当下去。

    2月11日,东北大学大三学生曹澎骏(右二)和三位临时室友在宿舍过春节。新华社记者 王莹摄

  校园“兄弟”的团圆

  “真香!好吃!”东北大学大三学生曹澎骏正和三位临时室友吃着学校准备的丰盛年夜饭。

  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东北大学学生食堂内,一排排红红的中国结,一串串悬挂的福字、一条条精美的拉花、一道道美味佳肴……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学校一位负责人说,往年也有几十名学生留在学校过年,今年因为疫情,留校过年的有700多人,学校和往年一样特意准备了免费的自助餐。

  因为父母留京就地过年,来自河南平顶山的曹澎骏也选择留校过年。“学校给假期留校的学生重新编排了宿舍,我现在的三位新室友也是因为疫情原因留校。”头一回在外过年的曹澎骏并不孤单,他说,“人一多就热闹,就有家的味道了。”

  吃过“团圆饭”,曹澎骏和他的异姓“兄弟”们回到寝室,陆陆续续开启了和家人视频的模式。

  “爸,不用担心,在这一切都挺好。”

  “嗯,照顾好自己,家里不用担心……” 曹澎骏的室友邵春风爸爸的声音有些停顿,最后又叮嘱了一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复习,准备考研啊。”听到这里,旁边的室友们都会意地笑了起来。

  身心皆安处,他乡即故乡。特殊之年的特殊春节,他们组成了“一家人”,多少年后再回首,也许仍会记忆犹新吧!

    2月10日 ,美团专送骑手小月月在送餐。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社区里的多福老人

  “小爱同学,播放沈阳新闻”,大年初一一大早,78岁的独居老人郭东辉一面招呼着智能音箱,一面煮着速冻水饺。

  “姑娘在上海,响应号召不回来过年了。想是想了点,但是咱这年过得也不差。” 郭东辉说,这要感谢咱这社区。

  郭东辉住在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一说起社区,老爷子的嘴就合不拢,“多福社区确实福气多!”郭东辉说,社区干部就像子女一样,随叫随到,年前还来家里了;为了方便采买,社区在网上办了年货大集,想要啥菜手机下单,社区统一订货给买回来……

  门上贴着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春联。今天,他请了三位社区里的老友在家里聚会。“社区的老哥们,老姐妹们经常聚会,要不是担心疫情,今天怎么也得来十多位。”

  郭老爷子与女儿的视频拜年简单而又充满温情,“放心吧,你网上给我订的年货都收到了,啥也不缺。”

  为了铭记这个特殊的春节,身为多福诗社社长的郭老爷子还赋诗一首:“十里东风又盛京,相思一夜到天明。忽听门外一声喊,快递送来儿女情。”

    2月10日,在沈阳市铁西区一处隔离安置点,马会昌为每位隔离安置人员准备装有花生、瓜子、榛子等年货的“新春大礼包”。新华社发

  点给骑手自己的“外卖”

  腊月二十九下午一点,“年夜饭来喽!”随着一声吆喝,小鸡炖蘑菇、酸菜白肉血肠、酱猪蹄、水饺……一份份色泽鲜亮、香气诱人的菜肴端上了美团专送沈阳白塔堡站点的办公桌。桌子两头,代表美团骑手身份的袋鼠耳朵分外可爱。

  站点附近的商家除夕当天大多都关门,站点又不能做饭,因此提前一天给骑手们准备了年夜饭。“今年的外卖是给咱骑手自己点的,加上墙上的‘福’字、门口的对联,咱这年味也足了。”站点负责人仁康说。

  此刻,刚刚送完中午最后一单回到站点的95后骑手小月月,身上的寒气还未褪去,就被眼前温暖的一幕感动了。虽然在沈阳读的大学,但独自留在这里过年却是头一回。

  “给我来个鸡腿”“我要吃个饺子”,围坐在桌子旁,骑手们互相帮着夹菜,大家边吃边有说有笑。

  仁康说,过年期间有三十二个骑手留在站点值守,其中有二十人家在外地,因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站里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年夜饭。

  吃过年夜饭,小月月又穿上黄色的工装,戴好头盔,准备出发去商家门前“蹲单”。夕阳下,这一抹黄色的身影分外亮眼,如同绽放的迎春花,洋溢着春的气息。(记者陈梦阳、汪伟、王莹、李宇佳、于也童、罗奇、崔师豪、李恒)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西北非遗太平鼓触网“击鼓传思”“原年人”如约享指尖“年味” 西北非遗太平鼓触网“击鼓传思”“原年人”如约享指尖“年味”
  • 听文物讲故事·牛年说牛|牛牛牛!敦煌壁画中的“众牛相” 听文物讲故事·牛年说牛|牛牛牛!敦煌壁画中的“众牛相”
  • 【网络中国节·春节】甘肃:普天同庆迎新春 美好祝福送祖国 【网络中国节·春节】甘肃:普天同庆迎新春 美好祝福送祖国
  • 【新春走基层】八千余名环卫工除夕夜坚守 只为新年第一眼见到美丽兰州 【新春走基层】八千余名环卫工除夕夜坚守 只为新年第一眼见到美丽兰州
  • 【网络中国节·春节】14天20场演出,兰州人就地过年有福利了! 【网络中国节·春节】14天20场演出,兰州人就地过年有福利了!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网络中国节·春节】农村过大年,习俗
2   西北非遗太平鼓触网“击鼓传思”“原年
3   【短视频】(网络中国节·春节)欢度藏
4   Vlog | 迭部藏寨里的藏历新年
5   听文物讲故事·牛年说牛|牛牛牛!敦煌壁
6   【幸福年·就地过】三个异乡人的别样除
7   来自五湖四海的年夜饭
8   千秋万世春常在——汉简里的春节传承
9   春天的相册——脱贫户朱惠平一家的“天
10   他们在地下600米过除夕
11   元古堆村:春节的幸福味道
12   【新春走基层】有一种年味叫坚守
13   【幸福年·心安处】陇东黄土塬 山村的年
14   中国学者"海淘"敦煌文献15载:让流散的
15   【网络中国节·春节】甘肃:普天同庆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