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如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原标题:深化校地合作 做强创新引擎
成都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打造的前沿科学中心及大科学装置、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室等项目均将落户未来科技城,图为未来科技城效果图。成都日报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成都坚持创新引领,正全面深化校院企地合作,全力做强创新引擎,着力构建策源牵引、弹性适应的动能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1月24日,北航成都创新研究院一期园区在成都天府新区正式启用。启用的园区包含北航成都创新研究院、北航成都创新科技园、北航成都人才培养基地等,将用于开展以航空航天为背景的大数据、先进材料与制造、先进飞行器及动力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无独有偶,11月25日,成都又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上海交大天府科技园、上海交大成都先进推进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和项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更是作出明确部署,推动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两地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
抢抓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成都提出以“一核四区”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而深化校院企地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则是其中重要抓手和关键之举。
高校和科研院所,一直被业内称之为“创新引擎”。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已成功与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10余所知名高校达成相关合作协议,并形成具体合作项目和载体。
成都正以创新引领,通过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全力做强创新引擎,着力构建策源牵引、弹性适应的动能体系,加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创新综合指数排名全国领先
双腿瘫痪,只能与轮椅相伴的人有了站起来的机会。电子科大成功研发出了一款外骨骼机器人设备,穿上它,残疾人也能通过发布指令让自己站立、行走。
目前,国内有多位截肢或是下半身瘫痪的患者,通过穿戴电子科大所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成功站立行走。该机器人采用航空用铝金属材料,配有7个感测器,使用者的腰部、胸部、腹部与腿部等部位需穿戴机器人设备,将拐杖套于双手臂上,并穿配上帮助行走的智能鞋。
行动时,位于患者腰部的传感器将通过侦测患者上肢倾斜度感知患者的运动意图,并将讯息传送至电脑系统,该系统则向外骨骼机器人传达指令,使机器人开始运转并辅助患者在拐杖的帮助下完成行走运动。
据介绍,第四代外骨骼机器人将能够帮助患者上下楼梯。而第五代外骨骼机器人则专注于T6以上部位损伤的患者行走,且患者将透过大脑意识对机器人下达指令,更加快速地完成行走动作,在发展上又将加速迈进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外骨骼机器人设备,就是成都与电子科大深化校地合作,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缩影。
据了解,早在2015年,成都高新区就与电子科技大学深入实施“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参照“斯坦福+硅谷”发展模式,打造培育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级业态,以共建共管共享模式,建设环电子科技大学知识经济圈。
目前,电子科大“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建设成效初显。高新-成电合创空间、“一校一带”培育基地已建设完成,入驻科研团队170余个、创业公司50余家,已成功转化北斗导航芯片、外骨骼机器人设备等各类科技成果50余项。
数据显示,通过校地合作,全市目前拥有已研和在研项目达300余个,建成各类实验室50个,仅在成都科学城,已引进17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和41个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联合研创的《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9)》显示,在2019年全国区域创新综合指数排名中,成都排名全国第五,在西部地区87个创新元中,成都创新综合指数排名首位。
建立互利共赢模式:构建校地合作的利益共同体
为什么成都能成功与这么多省内外高校达成校地合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成都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建立起“研发在高校、转化在城市”的协同合作、互利共赢模式,构建起校地合作的利益共同体。
以高新区为例,在与高校的合作中,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校地合作落地落实,探索形成校地合作“事业合伙人”的全新模式,通过双方优质资源整合和成果确权分享的方式,将政府与大学建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建、共管、共享、共服务。
“共建”即政府建载体,高校引团队;“共管”指双方共同设立工作小组,负责工作整体设计、战略规划、协调推进,并共同成立学术委员会,负责入驻项目的导入标准、项目筛选、团队引入、考核评估等工作;“共享”即全国范围首创政府和高校合作“以支持换期权”的创新模式,实现高校获得发展资金投入、政府获得成果转化收益期权、高校教师打通创业通路的三赢;“共服务”即双方构建“专业局+专业运营公司+专家联合会+专业基金+专业中介”的服务团队,共同为入驻项目提供从创业到孵化研发再到加速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服务,助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温江区则积极探索实践“一个脑袋两只手”协同创新模式,结合高校院所的创智之脑、政府的引导之手和企业的市场之手,推动校院企与产业园区深度融合,成功与上海交大、电子科大等16所知名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建成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家新型研发机构、完成创新药物研发平台等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共引进80余家高校校友企业落地温江。
目前,温江区依托环川农大、中医大、西南财大三大知识经济圈,聚焦三医研发小镇和新创智中心,已形成了“三圈一核一中心”的协同创新空间布局,以项目为抓手,共建产业园区、共孵科技企业、共育创新人才、共组产业基金,推动校院企与产业园区深度融合,通过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促进更多高校院所科技创新成果在温江转移转化、落地生根。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成都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联合打造的前沿科学中心及大科学装置、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室、国家集成攻关大平台、国际一流教育园区等项目均将落户未来科技城,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注入强劲的科技创新力量;在全国首次运用“拨改投”模式,与四川大学共建前沿医学中心,已入驻高水平研究团队22个;与清华大学三维混合现实研究中心签约,在成都高新区投资建设清华大学三维混合现实研究中心(成都)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MR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让更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
专家指出,地方政府努力推动校地合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将高校的科研优势转化为地方的创新资源,从而形成完整的创新链并推动地方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这,也就要求地方提供良好政策环境,以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着力打通体制堵点,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为高校院所“放权松绑”,让有作为、有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成都着力打通过程断点,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服务机构,鼓励高校院所开放创新资源,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技术转移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聚焦于把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率先在国内开展技术经纪职称评定,让“躺在”高校院所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经验更是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复制推广。
围绕成都市“5+5+1”重点产业领域和66个产业功能区,制定印发了《2019年“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工作方案》,策划、组织开展了“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三大系列活动1149场(次),促进7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合作项目983项。
在此前召开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成都还发布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18条”,从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人才激励、环境营造等方面推出18条创新举措,综合运用搭平台、给机会、给资助、建机制等措施,全力激发和释放高校、院所、企业、人才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成都不仅是休闲之都,也是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的典型城市,将建设成为科技前沿城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认为,成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机制,将为成都科技创新发展注入强心针,将进一步增强成都对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的吸引力。“这也将激励成都各类科技型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最终,通过氛围的营造、创新文化的形成,将让成都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成都日报首席记者 钟文 记者 白洋)
相关新闻
- 2020-12-07四川严禁未经专业培训人员直接参与火灾扑救
- 2020-12-07千里嘉陵第一漂
- 2020-12-0712月6日贵州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
- 2020-12-07贵州进一步降低输配和销售电价每年可减少省内市场主体电费支出超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