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西部(重庆)科学城,这样建!

20-09-23 09:58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靳佩佩

【专题】画好同心圆 唱好双城记“2020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记者重庆行”

  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部署,是引领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9月1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着力建平台、兴产业、聚人才、优环境、提品质,备受瞩目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全面启动建设。

  1.建平台

  加强重要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着力打造高端研发平台,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拓展创新合作渠道,以平台升级吸引要素聚合。

  加快构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平台、人才平台、资本平台、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经济产出能力,努力把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成为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创新重要策源地之一。

  助推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开工建设,重庆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成为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设的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

  目前,已经落户科学城的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5G通信等领域已有广泛场景应用及前沿创新;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功率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正打造高性能计算与仿真设计平台,建设国内领先的技术团队;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落户科学城,打造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体系。

  一系列前沿科技项目落地,为西部(重庆)科学城不断增添“高”“新”要素,让科技创新落地生根。

  为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重庆市早在今年3月建立科学城校地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校地合作引聚新动能。截止目前,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重庆中心、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IVD)研究院等首批校地合作项目已正式落地。

  今年,重庆高新区还将高水平打造一批科技研究创新中心,围绕高校、院所、企业建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研发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国家级实验室,进一步增强重庆高新区的原始创新能力,将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2.兴产业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高”“新”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主导产业,加快打造优势产业群,切实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提升产业能级,让“金篮子”装满“金鸡蛋”。

  随着科学城建设的逐步推进,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千亿级、先进制造五百亿级、大健康和高技术服务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1—7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产值超10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80%。

  近期,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引得众人瞩目——今年1-8月,重庆高新区新签约中国电子等项目59个、投资额735.6亿元,其中科创项目占比超80%,百亿级项目2个、十亿级项目15个。

  2020年以来,重庆高新区瞄准5G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细分领域,引育一系列科技含量高、投资金额大、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平安大健康产业园、中国电子·重庆软件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华为、滴滴等头部企业相继落子,总投资200亿元的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动工建设,重庆植恩药业和韩国百纳科思合作项目、亦度疫苗重庆研发中心等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持续推进。

  西部(重庆)科学城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筑巢引凤,成效初显。今年1—7月,工业投资增长31.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数字经济增加值、集成电路产值分别增长14.7%、37%,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11.8%、绝对额占全市比重47.8%。

   3.聚人才

  集聚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打造聚才“洼地”和用才“高地”,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让大学生成为科学城的生力军。

  大力提升创新动能的同时,重庆高新区通过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完善人才政策,用好重庆英才计划、海智工作站等平台载体聚集创新人才;推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规划建设,建立完善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国际化企业、人才安家落户;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出台“金凤凰”创新政策,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

  目前,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已建立13个博士后工作站,实施了“重庆高新区博士、博士后创新青年人才计划”“博士、博士后国际学术交流计划”“博士后国际培养交流计划”,不断提升博士后研究人员科技创新能力、学术技术水平,拓宽国际视野。

  除此之外,重庆高新区正瞄准多维人才集聚高地,打造“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制定了人才整体推进方案,启动了线上系统研发、资源储备等工作,并加强博士后创业园智慧化平台建设。

  为加快聚集海内外创新人才,重庆高新区突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主体作用,发挥产业园的引领带动作用,为产业搭建资源交流的平台。

  更早之前,西永微电园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和培养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急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业者,打造半导体材料、微电子工艺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先进封装测试等技术平台,建设一流集成电路人才产业高地。

  聚焦“塔尖”“塔基”出台的人才政策,加快聚集一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领域人才,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4.优环境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厚植创新文化,让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今年以来,科学城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施成渝两地高新区“证照异地互办互发互认”,推出“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全流程办理,政务服务套餐总服务时限由1049个工作日压缩至148个工作日,跑路次数由75次减少至20次,材料由423项减少至320项,办事效率提升85.89%。打造重庆市首部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将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一站式全链条政务服务。

  目前,重庆高新区已聚集重庆大学产业研究院、重庆清研理工智慧工厂设计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平台,相关重大建设项目也将在今年继续推进。

  此外,重庆高新区通过强化创新服务,推出创业担保贷“升级版”;开通“绿色通道”,提前兑付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凝聚创新智慧,成立重庆高新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等措施,不断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厚植创新文化。

  未来,科学城将充分运用“互联网+”改善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满足企业和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让信息服务无处不在,真正让政务服务在“互联网+”的引领下变得更“聪明”、更智慧,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

    5.提品质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面向未来发展“筑城”,就是要着眼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抓,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功能,促进产城景深度融合、人境业和谐统一,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科学大道开工建设,华岩隧道西延伸段通车,坪山大道施工正在有序推进,含谷立交改造工程完成进度85%,大学城复线隧道即将开工建设,六旗隧道已经完成全阶段勘察设计招标,开通5条穿梭巴士新线路……西部(重庆)科学城正构建“成环成网、外快内畅”交通体系。

  新建扩建10所公办中小学、新办7所以上幼儿园、开建3所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绿地公园开建、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提升生活品质,西部(重庆)科学城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排水防涝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将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能高效的城市大脑。未来,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城市建设将更健康、更安全、更智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秦王川:一座绿色化工产业园正在崛起 秦王川:一座绿色化工产业园正在崛起
  • 陇南宕昌: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 护航易地扶贫搬迁幸福路 陇南宕昌: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 护航易地扶贫搬迁幸福路
  • 兰州十余家驾校“抱团”发展 冀化解驾培行业供大于求局面 兰州十余家驾校“抱团”发展 冀化解驾培行业供大于求局面
  • 【直击嘉峪关变迁】在嘉峪关邂逅大明风华  明长城与你有个约定 【直击嘉峪关变迁】在嘉峪关邂逅大明风华 明长城与你有个约定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嘉峪关:构建大格局 天地之间护长城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嘉峪关:构建大格局 天地之间护长城
  • 【直击嘉峪关变迁】文旅融合焕发城市新活力 【直击嘉峪关变迁】文旅融合焕发城市新活力
  • 【直击嘉峪关变迁】点石成“精”传承千年丝路文化 【直击嘉峪关变迁】点石成“精”传承千年丝路文化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脱贫摘帽看泾川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脱贫摘帽看泾川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州市商务局全力推进商场超市创文工作
2   兰州劲吹文明新风
3   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揭晓 甘肃玉门上榜
4   兰州安宁区孔家崖街道王家庄社区发展集
5   兰州市七里河区兰通社区:打造“党建·
6   甘肃无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7   兰州市纪委监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8   兰州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开班
9   秦王川:一座绿色化工产业园正在崛起
10   陇南宕昌: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 护航
11   兰州市139条公交线路年客运量达7亿多人
12   兰州十余家驾校“抱团”发展 冀化解驾
13   2020中国长城论坛11月在敦煌举办
14   甘肃省医保局曝光10起欺诈骗取医保基金
15   如何做好“黄河文章”?甘肃兰州交上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