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说理】抗疫让中国凝聚强大力量
佟亚洲 :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真正的强大是一种身在其中的自然而然的踏实感,是一种坦然的强大。这种强大往往和一场伟大的斗争联系在一起。鉴古知今,一个国家越是经历精神洗礼、理性认知、思想激荡、认知升华以及力量的凝聚等具有战略特征的过程,越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精神洗礼
精神是一个民族在经历万千困难中,砥砺出的一股支撑力。此次疫情防控对一个民族的精神洗礼集中表现在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这种联系是通过几种精神体现出来的中国精神图谱。救死扶伤的精神不仅是医者仁心,更上升为一个民族的国家精神;求真务实的精神不仅是特指学界认知,更强调一个民族的实干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不仅是教育任务,更成为一个民族的报国精神;同舟共济的精神不仅是应时而然,更生成为一个民族的持久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是感同身受,更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担当精神。
理性认知
理性是一个民族在各种繁杂纷乱选择中,砥砺出的一股认知力。此次抗疫,国人理性认知上升了一个新高度。首先,对网络谣言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其次,对医药卫生事业有了更理性的认知,能够发自内心地崇敬医者;第三,对建立防疫队伍、培养防疫人才的重要性有了更多认同;第四,对中医药的重要功用有了更好的认知。经过治疗实践,对中医对于调理人体机能、提高自身抵抗力及身心调和有着良好的疗效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第五,对真正的英雄是藏在民众中贡献力量的普通人的观点有了更多认同。每个微小的个体都可以为抗“疫”作出贡献;第六,对非常时期的疫情防控举措有了更理性的判断,更自觉地站在政府和公众利益的大局积极配合;第七,对危中有机,变压力为动力,变疫情防控为健全制度建设的最佳“窗口期”有了更多理性的认同。
理性认知有助于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倒逼制度完善,推动复工复产、补齐民生短板、释放发展动能、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思想激荡
思想是一个民族在经过理性认知与是非分析,砥砺出的一股辨别力。经过思想激荡的民族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民族。此次抗“疫”之于思想的激荡就如同冰川对岩石的反复研磨,带给人民以富含营养的思想元素。首先,我们更坚信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之治”的优越性;其次,围绕如何有机地融合线上及线下教育教学优势,如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讨论逐步上升为教育界的思想激荡,为下一轮中国教育体制优化与改革提供了重要思想动力;第三,认识到统筹推进的重要性,要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挑战嵌着问题,问题融合挑战。每个新认识的背后都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在同频共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民族的思想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第四,希冀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慎思线上与线下教育有机融合与衔接问题。
认知升华
认知是一个民族在探索未知与平常中,砥砺出的一股认知力。从一种习以为常的认识状态下提升到另外一个认知高度。从认识到认知是一种升华。此次疫情让公众产生认知升华的几个方面在于,首先,美好生态环境的打造不能忽视野生动物的保护。从片面的生态认知上升到战略的、系统的、创新的、科学的、底线的生态认知。其次,和平年代对“没有硝烟的战争”有了全新的认知。在平战结合上形成了更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共识。对平时投入较多但不见效益的设施建设有了更多理解。对平时不关注的卫生习惯有了更好的自觉。
力量凝聚
力量是一个民族在面对共同的困难中,砥砺出的一股凝聚力。力量凝聚是需要一定的内外部条件的。首先,物资力量的凝聚。武汉作为此次疫情严重地区,成为中国力量凝聚的集结地。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核酸检测设备、呼吸机、口罩、中医药……等物资设备的筹备及分发、人员的集中与调拨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其次,思想精神的凝聚。党的领导是抗“疫”力量凝聚的核心要素。各方力量的汇集成为形成持久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各方力量的有序而科学地凝聚的前提。当白衣战士启程赶赴武汉集结誓师,他(她)们的铮铮誓言:“一个都不能少,有没有信心……有!”鼓舞并凝聚着中国力量。第三,抗“疫”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还在于激发了力量凝聚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政、商、军、警、民”五级联防联控机制。正因为有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而坚强有力的领导,为广大人民树立并凝聚了信心和力量。第四,抗“疫”力量凝聚的关键是内源发展和内生动力不仅客观存在而且至关重要。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对于力量凝聚并持续供给至关重要。
抗“疫”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社会转型、利益分化、矛盾交织、贸易失衡、经济减速、国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的力量凝聚。我们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凝心聚力,研判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巩固防控成果,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新闻
- 2020-05-18有深意更有寓意 ——解读《求是》为何重发总书记两年前的重要讲话
- 2020-05-14习近平总书记半个月内三次强调“决不能前功尽弃”,有什么深意?
- 2020-05-14用好“四心”交出合格答卷
- 2020-05-14【央视快评】把为老百姓做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