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从无到有,这里充满爱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20-03-28 15:35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刘姗

  原标题:从无到有,这里充满爱丨白衣战士抗疫日记

  从无到有,这里充满爱

  3月27日 北京小汤山医院 晴

  于涵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援小汤山医院医疗队队员

  “所有的白衣天使们,虽然互不相识,但你们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关心与关爱,让我们留学生明白,祖国一直在支持着我们,并且协助我们顺利平安的回到家乡。相信我们会一起渡过难关!”这是一位从国外返京的学子在离开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时留下的感谢信。

  宣武医院护士张佟所在的2-6病区,开诊短短一周多,已经陆续收到了20多封这样的感谢信。看着大家平安的踏上归家路,医务人员内心是满足而喜悦的。

  2月10日一早,张佟作为宣武医院首批援小汤山定点医院医疗队的护理组长抵达驻地,并被任命为B4区护士长。张佟和同期到达的王惠琴、李萌等骨干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护理人员的理论培训,包括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规章制度的制定,院感知识考核,医院HIS系统的学习等。第二周,她带领队员们进入“病房”,这里还在改造的收尾阶段,大家从卫生做起,完成了各种仪器设备、无菌耗材的进场和物品标化,确定工作流程路线,进行了各项应急流程的演练,考核护理人员穿脱防护服及仪器设备的使用。一切从无到有,规范落地。

  3月11日,张佟又被调动到2-6病区,这里将接承担境外来(返)京人员的隔离筛查。24个房间,28张床,当时只身一人的张佟再次从头开始,开荒、收拾、布置,领物、检查、维修,一天下来浑身是土,回到驻地累一头栽倒在床上,才发现手不知什么时候磨破了。

  3月15日,宣武医院第三、四批援小汤山医院医疗队的支援来了!龚立超、郭冕和其他兄弟医院的护士们进入病房。龚立超、郭冕两个小伙子带头搬家具、搞卫生、拉物资、走流程,2-6病区的护士们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病房布置完成,达到开业状态。张佟任命为2-6病区的护士长。医院第六批援小汤山医疗队员马文晖在达到后,又从医院感染管理的角度对流程进行再次梳理、优化,张佟心里更加踏实了。

  3月16日,2-6病区正式开业。下午4点,第一批特殊旅客到达小汤山定点医院,快节奏的入院工作拉开序幕。特殊旅客入住病房,随后由护士采集血、痰、咽试子等标本送检。直到当天夜里12点,第一批旅客的入院工作才完成。7个多小时的过程中,全副武装的张佟在病房里跟随入院的全过程,工作结束后她再次梳理流程,把观察到的问题总结下来,进行改进。

  之后,她并没有休息,再次投入战斗,手把手帮助指导护士们,帮助他们快速上手,适应工作节奏,消除紧张心理。目前,病房每天都处在一种“大出大入”的状态,每天都有大量新接收的特殊旅客,一切都在紧张有序的运行着。

  “欢迎回家!有问题随时找我……”

  一声温馨的问候,化解特殊旅客的焦虑和疲惫。有求必应的行动更温暖了一个又一个游子的心

  “请问有水吗?”

  “有!稍等,给您拿。”

  “护士,餐送到了吗?”

  “请您稍等,到了给您送来。”

  医务人员更是把自己的工作餐悄悄的让给他们,或帮他们线上点餐,四处联系借充电器,帮助他们及时和家人报平安。

  有位女士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入住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孩子年纪小,看到“全副武装”的张佟来采血时显得有些害怕,也不太配合。张佟就说自己是外星人,是来保护小朋友的。孩子们立刻由害怕转为好奇,转移了注意力,护士们迅速用专门准备的儿童用细针头采好血。张佟更是找来了彩纸和水彩笔,让孩子们可以折纸、画画。家长为护士们的贴心而感动,连连感谢。

  看着孩子天真的笑脸,一瞬间张佟鼻子发酸,眼睛发热。已经40余天没有见到她一双可爱的儿女了,思念涌上心头。下一秒,张佟高高仰起头,再次投入到忘我工作中,她要和战友们一起将病区变成温暖的“家”。

  坚守,是最长情的告白

  3月27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 中雨

  阮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援武汉医疗队医疗队队员

  无论何时,我都将和我的兄弟姐妹、我的战友一起,纵然前路、归期未尝可知,我们仍然要用“坚守”,对武汉、对“援鄂任务”做出最长情的告白。

  14天前,晚上七点多和亮亮一起下楼,远远的就看到队长已经在那里等我了,一路边叮嘱边护送我上了去往医院的班车。

  脚伤初愈,行动上还是倍加小心。可今天的班却不是那么给面子。

  全副武装进入病房,门口看到郭京,第一句话就是:“还正抢救呢,你的脚行吗?”郭老师的话语中略显担忧。

  “放心吧,没问题!”详细交接班后,我们接过了抢救的接力棒。

  进入病房,看到42床那位年仅33岁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面色苍白、虚弱无力地躺在床上,没有戴口罩仍喘着粗气,紧张的他心率也已经飙升到110次/分。床旁胃镜仪器、药品、抢救车都已准备妥当,操作胃镜的医生边跟患者讲解配合方法边调试设备,患者点点头。

  我帮他摆好体位,左手用被子包裹好,并再次确认:“一会儿操作过程中你不能动呀,按照医生说的动作配合就行,明白吗?我拍了拍他的手示意我在他身后,他随即转过头来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说:“你能不能拉着我的手呀,我怕。”“可以呀!”我毫不犹豫的弓着身子拉起他的手。

  “如果我坚持不了,我就掐你一下,你一定要帮我。”

  我拍拍他的手说:“放心吧,没问题。忍受不了你就拍拍我就好。”第一次,内窥镜刚刚放进口腔,他就突然攥紧的手,我赶紧说:“放松放松,鼻子吸气,嘴往出吐,头不要转动,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好,深呼吸,再深呼吸……”我不停地重复着这几句话。随着镜子往里走,他也不停的呕吐着,大块大块的血块往外喷涌着,我的心也一下子提到嗓子眼,赶紧转头看看监护仪上的数字,还好,除了心率和呼吸有些上升以外,血氧饱和度维持的还好。亮亮也赶紧调快了输血速度,保证入量。

  我继续弓着身子,拉着他的手,不停的安抚着他:“你很棒,能坚持这么长时间,非常好,咱们再坚持一下。”。第一次、第二次探查都没有结果。他已经痛苦难忍,在我和医生再三劝解下,终于答应做第三次探查。可刚刚在隐匿的褶皱处发现了大片血痂覆盖的出血部位时,患者的忍耐也已经到了极点,试图抬起手,我见势,一把把他的手攥的更紧,我向操作的医生摇了摇头,又赶紧看看监护仪的数字。医生也收了内窥镜,防止其他意外发生。

  就在内窥镜拿出来的一瞬间,他终于松开了我的手,我也终于能伸伸腰了。他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我们赶紧给他吸上氧气,以保证他的氧饱和度。医生继续给他做着工作,希望再次探查以解决他的问题,可他却连连摆手,间断呕吐着,心率也持续120次/分左右,再三考虑下,值班医生向上级医生请示再调整检查方案。

  接下来,对我们来说并不轻松,还是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更换污染的床单和被服,一遍遍清理着他的呕吐物、排泄物,而且么此次都要仔细查看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等他终于安静下来,平稳入睡,已经快到深夜12点了。终于能坐下来喘口气,这时才发觉腰酸的不行,手指也被他掐的火辣辣的疼。来不及想太多,又要去测血氧饱和度和转病房了……很快,接班的同志进来了。

  临走前,我看了看他的生命体征,还好,他挺过去了,而我也“挺”过去了……

  再次走上“战场”,有人说:“你可真够傻的,正好可以好好休息呀,干嘛非要去?”但我想说,既然选择来到这里,不能当逃兵,非常时期走上非常战场,“不进病房”会是让自己后悔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在做的事情不单单是挽救生命,我们托起的是无数个幸福的家庭团圆的希望。

  笃定胜利,勠力同心,携手与共

  3月24日 华中科大附属协和医院 晴

  马磊 北京同仁医院援援鄂医疗队队员

  凌晨,手机里收到患者发来的他和母亲出院时的新闻,电视里播着医疗队陆续撤离的新闻,一条条都是好消息。阳光灿烂,花香鸟语,武汉还没解封,但是希望就在眼前。

  出院的患者K先生,和父母一起住在协和西院,他在12病区,父母在9病区。时刻关注父母的病情,是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出院前,才有机会和他一起像朋友一样聊聊。他是家里第一个被感染的,年廿九那天,他开始发烧,之后他迅速把妻子和孩子送到其它的地方,本想自己在家隔离,却拗不过父母,老两口坚决要求在家照顾他。当他高烧的时候,年迈的父母整宿守着他,尽管戴着口罩,每天对房间进行消毒,父母还是有了症状,也被收到了病房里。

  刚住院的时候,他每天间断发烧,最高到40℃,直到有一天晚上,当他半夜烧到38℃,北京医疗队的一位护士老师给了他一颗退热栓剂,自那次退热后,他再也没有发过烧,从此他就记住那个护士。他说:“我问护士,为什么你就这样给了我这个药?不到38.5℃不是都是物理降温吗?”“我判断你的病情,和医生沟通以后,觉得你这个情况可以用药。”专业,细致,温和,这是K先生对北京医疗队的印象。

  “你知道吗?我虽然要出院了,可是我一点也不高兴,我的父亲前两天被送到ICU插管上呼吸机,可能还要上ECOM,他变成这样,完全是我的原因。”说完,他有些哽咽。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跟他说:“天下最无私的就是父母,当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做出和父母一样的选择。目前我们已经尽最大的医疗手段去救治,您与其不断地懊悔,不如和母亲出院后,继续为父亲加油,他一定会感受到。如果当初你把父母也送走,在当时的环境下,并不能保证他们不被感染,同样,父母也会无比后悔没有照顾你,所以我们不要往回看,当下最重要的是你和母亲慢慢康复,保证身体的健康,期待父亲的出院。”

  “马护士,你说的对,在住院期间,我看到你们北京医疗队真的很不简单,你们医院的曾宪红护士长带着你们团队,为患者做了很多护理工作以外的工作,理发,剪指甲这些小事,都体现了你们工作的细节,希望你们早日完成医疗任务,回到家里。”

  K先生和母亲出院了,继续到隔离点隔离,同时等待着父亲的好消息。在病区里,很多患者需要倾诉,家人不在身边,他们有太多的话想说。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能够倾听他们的诉说。

  收到武汉协和西院护士画的画,上面有两个机器猫,画着我和她那天上班时的对话,她说:“马老师,等疫情结束了,我要带你去看黄鹤楼,去武大看樱花,去吃海底捞,去喝好多杯奶茶。”她工作刚刚三年,才25岁,她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时候,就进了隔离病区,和我开始上第一个夜班,我问她:“你害怕吗?”她说:“马老师,我不害怕,可是我周围也有很多感染的朋友,我却无能为力,我害怕这些。”她们真的为了救治危重患者,不能回家,也顾不上家里人,因为前期太缺护士了。一直到医疗队陆续到来,她们才有机会轮休。

  记得最开始的时候看到一句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在我眼里,她就是这样的孩子。她爱吃火锅、爱喝奶茶、爱吃各种零食,上班的时候她会说:“老师,您歇会,我去吧。”下班的时候她会说:“老师,再见,回去慢点噢。”她也会在上班的时候感到不舒服,我说让她出去歇会,她会去医生办公室,坐一会再回来继续工作,我说你们真的很不容易,等我们走了,你们还得继续工作。她却说,老师,我们在这是因为我们就是武汉人,我们应该这么做,可是你们却大老远的来帮我们,你们才不容易,我们真的特别感谢你们。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不容易,我们负重,背负着家庭之重,社会之重,国家之重,我们前行,笃定胜利,勠力同心,携手与共。

  我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去哪里

  3月23日 北京小汤山医院 晴

  刘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援小汤山医院医疗队队员

  这是我到达小汤山开始支援工作的第五天,也是第一次能正常下班的一天。我常跟同屋的李老师开玩笑说:一到小汤山我就处于失联状态了,除了第一天来的时候跟大家见过一面,仅有的联系就是微信里的文字了。好在今天,终于,在我到达小汤山的第五天,各项工作步入了正轨,我也能跟大家正常的联络了。

  作为一名从抗击新冠一线下来的护士,一到指定的3-2病区我就受到了病区其他兄弟医院的同事的热烈欢迎,大家一听我是从佑安医院过来的,立刻松了一口气:“太好了,这下可放心了。”

  护士长更是把统筹物资,制定工作流程,以及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交给我负责。在过去的四天里,我充分发挥了一颗小螺丝钉的作用,哪里需要去哪里:整理盘点准备物资,指导新入区的同事穿脱隔离衣,带领同事进入病房,指导同事使用消毒机,配置消毒液,带领同事开展房间的终末消毒工作,同时还要兼顾主班的工作,随时接替主班执行医嘱……

  每天,我都在超负荷的工作中,虽然身体是疲惫的,但是看到病区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心情是非常愉悦和自豪的,为作为一名佑安人自豪,为实现自己的价值骄傲。

  我们是佑安人将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

  3月27日 北京小汤山医院 晴

  鲁俊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援小汤山医院医疗队队员

  今天是我到达北京小汤山医院执行防控诊疗任务的第9天。回想起3月18日中午接到医务处胡中杰处长的电话后,只有一句话,一切服从医院安排。挂上电话,完成病房交接班,简单收拾行李,来不及与家人告别,第2天天不亮便匆匆奔赴小汤山医院。

  作为一名党员,自疫情爆发后一直在一线工作。然而,此次作为佑安医院第一批出征队队长,让我还是有些压力。这是一批年轻的队伍,多名队员为90后,她们能够胜任吗?事实很快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自到达小汤医院的那一刻起,还没来得及休息,佑安人就开始投入战斗。向同行展示防控措施、传授经验,提前进入病房,协助各项开科准备工作。尽管年轻,大多队员均为科室骨干力量,多个队员成为医疗组组长或护理组组长。他们时刻展示着佑安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

  由于大多科室刚刚成立,医护人员来自不同医院,各项规章流程尚未完善,我们佑安人众志成城,冲锋在前,连续加班加点工作,无怨无悔,与兄弟单位同事一道,克服种种困难,协作互助,理顺各项工作流程,使新的科室很快平稳运转起来。

  海外归来的人员中,很多都是在外读书的孩子,由于国外疫情的爆发,他们不得不暂停学业,返回祖国。千里迢迢、辗转奔波,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每每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内心无比欣慰,所有的付出,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我们佑安人将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践行出征时口号:佑安出征小汤山,不胜新冠誓不还!

  我愿成为星星照亮你的夜空

  3月26日 北京小汤山医院 阴

  李爱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援小汤山医院医疗队队员

  来到小汤山支援的第一个夜班,我们遇到了一个这样的“客人”。一周前客人从国外回来,隔离期间自觉胸闷、胸痛后呼叫120就诊,当晚入院时患者脾气很暴躁,认为自己得了绝症,还不等值班护士采集完入院基本信息,情绪就险些失控了…

  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们首要面临的即是需要一名医师立即进入病区,查看并安抚患者。于是,我立即主动站了出来,说:“我去吧,我之前进过新冠病房!”说着便立刻来到了病区,身后同组的一名石大夫不放心我,随后也跟着来到了病区。我来到了缓冲区,按照规范流程穿防护服,在穿防护服的时候,我能明显感到石大夫和值班护士的紧张,我一边有条不紊的“穿衣服”,一边又讲解了一下每步的注意事项,看到我沉着冷静的表现,大家心情都略微放轻松了一些。就在我更换衣服的同时,护士站又再次接到客人催促的呼叫。

  进入病房后,我看到了这位年轻的客人,仔细的询问了病史并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后,通过初步判断首先确定了这个患者躯体方面并无大碍,之后我便开始和他“话疗”,通过交谈我了解到他对新冠的疫情还是很关注的,自己也很担心。此次可能是由于旅途的奔波,出现躯体不适后自认为是得了新冠肺炎,把新冠看成了绝症,一副交代后事的架势。

  了解到客人的心理后我便有的放矢,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经过交谈后,他的思想负担明显减轻了,此时也已经凌晨3点多了,我又和他交代了一下入院后的检查计划,嘱咐他好好休息,离开时这个小伙对我说:“大夫,谢谢您,如果不是您告诉我这些,可能我还会胡思乱想,是您又让我看到了希望,真的很感谢!”

  可能一声谢谢很平淡无奇,但里面饱含了患者的感激之情,听起来就格外欣慰。尤其是对于已经连续工作了21个小时的我,虽然此时身体很疲惫,但觉得一切都值得。这一夜,大家都彻夜未眠,顺利帮助客人们得到了安顿并进行了诊治,虽然疲惫,但都很高兴。

  很快,我又迎来了我们到小汤山定点医院工作的第一个白班,并在我所负责的病区发现有两位核酸阳性的客人,我主动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典型新冠肺炎的肺部影像、上报传染病卡、提交个案信息等的确诊流程,之后的第二个夜班,我们3、4栋病区又迎来了多位确诊病例,此时同组成员都已经熟悉流程、独立处理了。

  传染病让所有人都恐惧,不仅病患害怕,其实来自综合医院的兄弟姐妹们也害怕,他们告诉我,他们以前也穿脱过防护服,不过那都是在院感考试时,考试时的穿脱和真正上战场还是不一样,一紧张就手忙脚乱,一忙乱就会出错,一出错可能就会导致自己暴露。

  短短一周时间,我们迅速进入工作角色,除了本职工作外,我和同队的武永乐大夫还成为了大家的“定心丸”,大家进入病区时我和武大夫都会陪同,即稳定了军心,又顺利完成了每天的工作。在主任工作会上,我们所在的病区因为周转时间最短,受到了表扬。

  这就是我们佑安人,照亮你的夜空,不仅给病患驱散黑暗,还给同伴带来光明!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