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红利不断释放 对外开放正在提速
原标题:辽宁自贸红利不断释放 对外开放正在提速
“通关高速路”助推企业快速发展,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区位优势构建东北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我国东北区域唯一的自贸试验区,辽宁自贸试验区自去年4月1日挂牌一年多以来,自贸红利不断释放,对外开放正在提速,成功点燃东北改革开放“新引擎”。
“通关高速路”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进口货物从飞机抵港到抵达工厂耗时2个小时,使货物流转速度整体提升20%;“先入区、后报关”模式使货物入区时间由原来的30小时缩短到5小时;结转时间由原来的2至3天缩短到1天。
“除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与雄厚的人才储备,便捷的通关物流是英特尔选择落户大连的重要考量因素。”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詹兆洪说。
用制度创新推动全面改革。去年以来,大连海关通过“通关一体化”“分送集报”“自行运输”“保税货物区域结转”等监管制度的创新,逐步形成全面压缩通关时间的监管服务方案,获得企业广泛好评。
优惠政策和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扎根经营增添了信心。英特尔追加投资近350亿元升级改造大连工厂现有设施项目,二期项目合格产品认证仅用8个月时间,在英特尔全球工厂内创下投产新项目速度最快纪录。
大连片区只是辽宁自贸试验区“通关高速路”的一个缩影。辽宁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不断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增设自贸试验区服务专口,实现与海关、海事等口岸部门的“无缝对接”。沈阳海关、辽宁海事局等监管部门纷纷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创新举措,东北四省区海关在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无障碍通关通检等10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东北地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的互联互通格局初步形成。
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
一年多以来,辽宁自贸试验区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实现国有企业“瘦身健体”。
沈阳片区以沈阳机床集团作为国企改革试点单位,通过“员工创业、模式创新”及“资源共享、价值分享”,开创了基于全要素价值分享模式的国有企业“内创业”模式。在实现国有资产重新布局、传统业务转移的过程中,通过智能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国资国企改革与沈阳片区“放管服”改革“内外联动”,为推动实现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营口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作为出资人,将营口市妇婴医院、营口市中医院、营口市康复医院三家医院资产进行整合,组建营口市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完成资产划转等工作,并与第三方企业在自贸区内成立合资公司,使各种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自贸试验区是开放创新的平台。”辽宁省自贸办副主任、营口片区管委会主任陈柯先说,营口片区挂牌以来,营口对外开放的定位提升、地位凸显。
一年多以来,辽宁稳妥推进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推进港口、煤炭能源、健康医疗、旅游、公共服务等行业企业重组。预期到2020年,辽宁省属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面达到70%以上,培育10至12户国内一流或行业先进企业集团。
区位优势构建东北对外开放新格局
辽宁是连接亚欧通道的重要出海口,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港口优势正在助推东北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辽宁依托自贸试验区,不断加快沈阳跨境铁路通道、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海铁联运建设。
2017年9月9日,由沈阳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在沈阳东站首发,该班列全程9326公里,运行17天,比传统海运节省了至少一半时间。该班列的开行也为自贸试验区与欧洲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搭建了双向“快车道”。
“今年1至10月,大连港至俄罗斯的‘三星’班列完成0.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7%。”大连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曲东旻说,来自三星天津工厂、苏州吴江工业园区及深圳工厂出口至俄罗斯的机电产品逐渐通过“三星”班列运送,得益于良好的基础设施,“辽满欧”未来有望成为中欧班列的主力通道。
在营口片区,营口港务集团与沈铁、哈铁、辽宁红运集团合作成立物流公司,专门负责海铁联运业务。截至目前,已开通中欧班列线路12条,与境外5个国家、9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逐步构建起国内、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
辽宁省自贸办专职副主任王恩滨说,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辽宁自贸试验区已经形成了多项创新案例,正在努力成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
新华社沈阳11月21日电
相关新闻
- 2018-11-16义新欧:联通欧亚大陆 架起义乌对外开放新桥梁
- 2018-11-10国际能源论坛秘书长:进博会传递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决心
- 2018-11-08【央视快评】勇当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开路先锋
- 2018-11-07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扩大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