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煤矸石上 油茶花开(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看生态④)

18-11-02 17: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李晓萌(见习)

  原标题:推进矿区生态修复,湖南省耒阳市汤泉村——

  煤矸石上 油茶花开(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看生态④)

俯瞰油茶庄园,昔日的荒山已披上“绿装”。梁小平摄

  核心阅读

  开矿,曾为村民带来滚滚财源;却也造成植被破坏、煤矸石堆积成山……在湖南省耒阳市东湖圩镇汤泉村,变化正悄然发生。矿山复绿,油茶致富。如今,绿水青山中,大伙儿舒舒心心就把钱挣了,真正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

  一排排油茶树,织成一条条绿色地毯,裹着地势自然起伏——金秋时节,登上湖南省耒阳市东湖圩镇汤泉村海拔400多米的油茶基地,入眼皆青翠,绿意沁心脾。脚下这5000亩高山油茶生态园,点上成荫、线上成景、面上成林。

  绿色之外,丰收的喜悦更令人振奋:高山上,累累的油茶籽压弯了枝头;池塘里,肥硕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养殖场内,一头头猪正吃得欢畅……而过去,这里曾是高山煤井聚集之地,“山上炮声隆隆、山下车轮滚滚”。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开矿挖煤,一度让植被遭破坏,林地涵养能力退化

  “这里过去都是淌金流银之地啊!那边一大块坪地用来堆放煤,卡车一辆辆排着队来拉。”站在一个封闭的煤井口旁,说起当年情形,汤泉村支部书记刘贱文记忆犹新。

  刘贱文说,过去,这片山上往下打一公里就能挖到煤,最多的时候有15个合法或非法的煤井,“山上哪有现在安静,过去人声鼎沸,车来车往。”

  今年66岁的胡贵清在井下挖过26年煤。在他的记忆里,空气中灰尘弥漫,遍地都是煤矸石,周边好多村民的住房发生了开裂,地下水连饮用都成问题。

  一车车煤从这座山上运出去,鼓起人们腰包的同时,也欠下了一笔沉重的生态环境账——植被严重破坏、林地涵养能力严重退化、煤矸石堆积成山……一边是挖煤致富的狂热,一边是环境破坏的疯狂。

  “挖煤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东湖圩镇党委书记贺光辉说,根据相关部署,村里的煤矿产业渐渐按下了停止键。这些年,汤泉村悄然调了个头。一场矿山复绿生态保护攻坚战在这里打响。

  煤矸石堆上种油茶,山头又重新披青吐绿了

  村里成立合作社,在山上种起了油茶。由于属于矿区,到处都是矸石层,在矸石堆上种树,是个巨大的挑战。

  “每一兜油茶树下至少要覆土60—80厘米,且种植前期‘吃’水多,必须比常树多灌溉3次,施肥频率也要高于常树的2倍,经过3至5年的土壤调理,油茶树才能正常生长。”东湖圩镇林业站站长资柱庭说。

  手臂上布满了黑色的炭斑,手掌上老茧重重,眼前的胡贵清话很少,问三句答一句,伸出的双手是过去井下生活的鲜活见证。他说,以前挖矿时,煤石“吃”进肉里是常事,时间久了就形成这种“炭斑”,且终身不消。

  这样的一双手,历经岁月沧桑,既见证了昨日的辉煌,也书写了汤泉村如今的“绿色传奇”。这些年来,胡贵清和其他50多名矿工走出煤矿,在山上不辞辛苦地垦山覆绿。

  他们从山外调来挖掘机,先把石头堆开挖成一层一层梯石,打好坑,然后从山下运来肥土,肩挑背扛,一担一担将土覆盖到树坑里,再栽上树苗。“一个人一天能种上二三十棵。”胡贵清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2200亩、2015年3400亩、2017年4500亩,到现在5010亩……几年过去,汤泉村这片曾因采矿而千疮百孔的山头重新披青吐绿。

  过去砍树撑井挖煤,现在种树等着开“金花”

  刘贱文曾是名矿老板,如今是茶园基地的庄主,经常骑着摩托在山上穿梭,看看一棵棵种下的“宝贝”。基地除了茶树之外,还办起生态养殖场,2017年,基地产茶果40万斤,产值100余万元,年产生猪近万头,鸡5000余只,鱼2万余斤,预计油茶林全部进入丰产期后,年产值将达2000余万元。

  “过去我们砍树撑井挖煤,现在种树等着开‘金花’。”刘贱文笑着说,过去每晚要到凌晨1点,等所有煤矿工人安全走出井口,他才能放心睡觉,现在他每天早早就能安然入睡。

  从砍树到种树,胡贵清们的生活跟着大变样。在井下从事技术工作近30年的谢仁雄,现在成了名牧羊人。他对过去的回忆,除了环境破坏之外,还有多年的井下生活让他落下了病根,如今,跟着100多头山羊行走山中,会经常喘不过气来。“还是种树放羊好!”谢仁雄说。

  记者在山上碰到正在忙着给茶树松土的黄运朝。他说,过去挖煤不见天日,现在提着一壶水,在山上忙活着,拿一份工资,心里踏实。

  记者手记

  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破与立

  从砍树到种树——东湖圩镇汤泉村这个高山矿区的振兴发展之路,也是耒阳这个产煤市转型发展的一个侧面。

  因煤而兴的耒阳,长期以来保持“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煤炭税费是全市的支柱财源,高峰期占到40%。过去多年,煤炭产业在给耒阳带来高额税费的同时,也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一方面,煤炭的无序、过度开采,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采煤来钱快,助长了转型的惰性,让人急功近利,“习惯了挖煤,干不了精细活儿”。

  “汲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耒阳的县域经济发展只有落实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凤凰涅槃。”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罗琼说。“要给耒阳生态一个强健的‘肺’,给矿区百姓一个绿色的‘聚宝盆’。”近年来,耒阳市大力推进矿区复绿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高标准制定“复绿”方案,推动油茶、果树等经济林“生态置换”工程。

  按照“经济转型,生态立市”的绿色发展理念,耒阳市全面实施碧水、蓝天、清洁、增绿、循环、生态等六大行动。眼下,耒阳已经实施矿区环境治理项目415个,矿区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造林恢复植被10万余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空气质量达标率99%。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