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经济:规模从小到大 实力从弱到强
宁夏搭建现代立体交通网:
从人背马驮到腾空入海
高路入云端、虹桥卧山涧。
60年来,从无到有、从稀疏到密致、从两点一线到逐渐成网,交通建设日新月异,让宁夏与外界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也畅通了宁夏经济发展的“经脉”。
2017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达34561公里,公路网密度52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609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通车里程达4960公里,连通了所有县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6万公里,基本实现了行政村通硬化路。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超过1060公里,北上南下、东进西出更加便捷。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运营着29家航空公司通往76个城市的94条航线,直航比例达到80.3%。从银川出发,可直飞迪拜、曼谷、大阪、芭提雅、芽庄、甲米、吉隆坡、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翻开宁夏交通的历史画卷,仿佛又回到那个肩扛人拉的艰苦年代。上世纪50年代的宁夏,交通闭塞、信息短缺,马车、骆驼、羊皮筏子是主要运输方式,经济发展步履维艰。为了改变交通落后的状况,宁夏人不断地发力。
1952年,包兰铁路开始勘测设计,沿线风沙漫卷、人迹罕至,设计者摒弃了两次跨越黄河绕过沙漠的方案,决定在宁夏中卫至甘塘段内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
1954年10月,包兰铁路动工建设,铁路从包头、兰州东西两端“相向而行”。1958年7月30日,经过4个寒暑鏖战,包兰铁路终于在银川“握手”,正式接轨。
1958年10月,兰州-银川-包头-北京的首条定期国内航线开通,架起了宁夏第一条空中桥梁。
1958年9月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局成立,同年10月汝淇沟煤矿至沟口24公里煤运专用公路竣工通车。
1963年,全区第一条沥青路在汝西路正式开铺,拉开了我区公路历史的“黑色革命”。
1995年10月20日,宁夏第一条地方铁路-大古铁路全线通车。
1996年11月18日,宁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中铁路通车运行。
1997年9月,新建飞行等级为4D级的银川河东机场投入运营,结束了宁夏不能起降中大型飞机的历史。
2011年1月11日,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成为西北地区通往东部最便捷的铁路通道。将宁夏与东部沿海地区贯通,把大西北能源基地与环渤海经济圈联系在一起。
2015年,吴忠至中卫城际铁路和银西高铁相继开工,正式开启宁夏高速铁路新时期。
同年8月,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飞行区指标正式升级为4E,银川机场成为西北地区第三个4E级机场。
2016年12月27日,银川河东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行。
2018年,好消息再度传来。
6月29日,包银高铁银川至惠农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计划今年8月底开工建设。
8月18日,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全面开工,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多种方式于一体。
通过构建东向出海、西向出境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宁夏已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乡清溪沟村夹在清溪沟和怀沟之间,像一座孤岛。2015年,固原至胡大堡公路从清溪沟村穿过,清溪沟、怀沟两座大桥,设计高度分别为49.55米、47米,高度居宁夏公路桥梁的前两位。
“过去,我们祖祖辈辈被这两条深沟困着,娃娃上学还要大人背着爬坡过沟。现在路修通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村民马如意说。路通后,马如意第一次坐上村村通班车,美美地去固原城“浪了一圈”。
村里到城里的路通了,城里“天路”也通了。2010年6月26日,固原六盘山机场正式通航。如今,固原-西安-上海、重庆-固原-银川、天津-固原-银川3条航线年客运量增幅均超过航线架次增幅。
60年来,宁夏交通人用辛勤和汗水,浓墨重彩的绘就了一张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腾空入海的现代立体交通网。(记者赵磊李徽实习生侯昕宇)
相关新闻
- 2017-09-06民营经济对宁夏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
- 2017-05-11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年大跨越 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GDP
- 2017-04-17宁夏政府召开第八十八次常务会议 听取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情况,研究审议环保、交通、能源“十三五”规划等
- 2017-04-13宁夏全面完成第一次地理国(区)情普查 首次查清“家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