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成为动漫产业的“催化剂”
作者:郭军,系广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的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虽然获得47.17亿元的票房收入,但同比下滑32.7%。其中,国产动画电影累积票房约为13.3亿元,同比减少43%,这是2015年动画片《大圣归来》10亿元票房大起之后的大落。
尽管动漫产业在我国发展速度迅捷,产量颇为壮观,产值占比越来越大,制作水准也得到迅速提升,但是观众对动漫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内容也越来越挑剔。动漫作品整体质量下滑尤其是内容上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动漫产业的口碑和声誉,阻碍我国动漫在国际上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而动漫作品中存在的过于偏重娱乐化甚至是低俗化,传统内涵不足、教育意义缺失的现象,越来越受到广泛的批评。以两部颇有影响力的动漫作品《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这两部作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常常被家长怒批、被舆论诟病。
于是,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国产动漫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何处入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重大论述,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有识之士也充分认识到,在创作过程中创新性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注入传统文化的“催化剂”,是实现动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文化沉淀深厚,创造出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谱系,在思维方式、道德准则、文艺观念、生活态度等方方面面都形成了富有个性魅力的风格,这是中国动漫产品创作的精神库存和素材来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动画片的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是一项符合当前市场需要、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举措,也是抓住市场开发的一次大好机遇。尤其是深入人心的动漫人物,其版权和品牌形象专有权可以长期使用,其经济效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作用都不容小觑。早在1941年万氏兄弟拍摄制作的《铁扇公主》,至今令人难忘。回到当时的语境,《铁扇公主》所运用的动画技术和人物设定的风格,是一种空前的创新,在人物设计和动画打斗的场面汇入了大量中国古老戏剧元素,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由于影片拍摄于抗日战争期间,万氏兄弟借助孙悟空的斗争精神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孙悟空号召人民大众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是讨伐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10多年前中国和法国共同拍摄的26集系列动画片《中华小子》,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几乎全部用海外资金拍摄的原创动画片。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少林寺的三个俗家少年弟子斩妖除魔的故事,当时在法国青少年类节目中收视率排名居于前列,赢得了法国评论界“引发亚洲动作片新美学”的称赞。这些作品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载体,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遗憾的是,近年来虽然有不少的动漫作品走向国际,但其所表达的传统文化内涵却偏向猎奇而非传承,放弃了纯正的传统文化品位和风格,不具备向世界传播的普遍意义。
从总体上说,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氛围浓厚,消费意识成熟,但市场上供应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动漫产品并不普遍,更不要说形成有影响力的、以传统文化为亮点的动漫产业群。而一些重要的宣传渠道和传播平台,对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动漫作品支持甚少。例如,各大电视台下午5点到晚上8点属于收视的黄金时间,也正是小朋友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时间段。但目前集中在这个时间段播放的动漫作品,要么是制作观念有待纠正的“残次品”,要么就是以售卖少儿用品为主的“广告嵌入式作品”。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张力在动漫产业领域尚未得到有效的发挥。有必要充分利用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动漫产业的深厚背景,形成领先的、创新的、独有的产业模式。通过政策支持与引导,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组成传统文化动漫作品的生态链,推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传统文化动漫作品的制作,鼓励产业链相关企业之间强强联手、合作共赢,最终形成健全的传统文化动漫产业创新体系。在现有的原创动漫形象中,优先发展致力于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将相对分散的、缺乏高效统筹管理的文化资源找到统一接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动漫化与信息化。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动漫产品创作,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库存和素材来源,不是说就要一窝蜂地向传统文化宝库“索取”,形成新的跟风浪潮。也不是说就可以蜻蜓点水般挪用一些传统元素,简单地把京剧脸谱、昆曲唱腔、太极拳、水墨画等内容生硬地照搬过来,将“中国风格”“中国特色”标签化、模式化,以为沾上一点传统文化的要素,就是好的,就显得“高级”。要谨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过于功利化、浅层化与表面化。关键是要对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沉潜进去,全面而深入地把握精神内涵和发展脉络,真正做到“入乎其内”,以贯通的意识,掌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色与思想精髓。同时,也要追求“出乎其外”,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时代的总体潮流、当下的市场需求,以及动漫艺术本身的个性特色进行有机融合,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对话点和共通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通过动漫这种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真正“新”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相关新闻
- 2018-05-21非遗文化保护专家齐聚南京:传统技艺只有迈出去才能活下去
- 2018-05-14赵逵夫:为传统文化笔耕不辍,乐育英才
- 2018-05-10传统文化啥时候变成了棒打学生
- 2018-05-08这个广西传统节庆既能放假,也能收获经济发展、文化传承 三月三,壮乡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