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播下春天的希望——拉萨河畔春耕见闻
新华网 丁薇薇 绘
新华社拉萨3月17日电题:雪域高原播下春天的希望——拉萨河畔春耕见闻
新华社记者 黄浩铭、刘洪明
17日早晨,随着第一缕阳光穿过远处的雪山,拉萨市达孜区邦堆乡林阿村村民次丹和乡亲们一起,为田间排列整齐的20多台拖拉机插上鲜红的国旗,献上洁白的哈达。今天,他们身着盛装,带上青稞酒,燃起煨桑堆,开始了全年中第一场忙碌。
3月17日,拉萨市邦堆乡克日村村民用最传统的二牛抬杠开启新春第一犁。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早上10点,伴随着村中年长者的祈福声,青稞酒和糌粑被撒进煨桑堆,浓重的桑烟飘散在田间地头。村民们拿着五谷丰收斗,把青稞酒洒在擦得锃亮的拖拉机头上,村里的20多名青壮年在接受全村人的祝福后,各自发动拖拉机,排成一列驶向田间。闪亮的铁犁划开乌黑的泥土后,一旁观看的村民笑逐颜开。
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西藏越来越多的农区都实现了机械化。通过土地流转和机械化种植,农民们能够把节省的大量时间投入到其他方面,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起来。
3月17日,拉萨市邦堆乡林阿村村民唱诵吉祥词。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次丹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自己种了10亩青稞,还流转5亩土地给一家公司种植大棚蔬菜,种地收入一年1万元,土地租金3000元,农闲时去公司帮忙种菜、除草,一天工资150元,一年下来自己收入至少5万元。
林阿村党委书记拉巴次仁介绍,科学的种植方法以及机械化的普及使当地的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而达孜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落地更是带动了当地农户致富。去年林阿村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3万多元,不少农户购置了小汽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3月中旬开始,西藏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时节,热闹的开耕仪式在雪域高原的田间地头不断上演。
在5公里外的邦堆乡克日村,村边的田地里,村民们扶老携幼,8头牦牛盛装出场,整齐上阵,开始了传统二牛抬杠春耕习俗。
身着盛装的拉萨市邦堆乡克日村村民和耕牛(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耕种能手尼玛贡色说:“这几年水渠修到地边,还有农牧专家到村里指导,收成一年好过一年。买化肥农药政府补贴一半,我们自己出一半;种小麦、青稞每亩还有15块钱的补助;花钱少了,收入多了,我们种地也越来越有干劲。”在他看来,隆重的传统仪式数十年未变,而农业生产的效益却是日新月异。
克日村地处高山深谷间,有171户、595人,耕地面积1689亩。“全村主要种植冬小麦、春青稞、土豆等,农牧业是群众主要收入来源。去年全村农牧民年均收入1.2万元。”达孜区驻克日村工作队干部徐云帆说。
3月17日,拉萨市邦堆乡克日村村民在播撒开犁第一捧青稞种子。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据西藏自治区农牧厅统计,西藏粮食生产连续三年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其中青稞产量连续三年突破70万吨,高原农牧业发展正在由增产向提质转变。
雪域高原的河谷山间呈现一派人勤春来早的景象。此时的西藏,阳光明媚、温风和煦,农牧民正陆续耕作,开始播撒希望的种子。
相关新闻
- 2018-03-13西藏:雪域高原春来早 跨越发展步步高
- 2018-01-19雪域高原唱起“幸福的歌”
- 2017-11-16情注雪域高原 爱洒藏区同胞
- 2017-11-13“救援尖兵”何剑波:把十九大精神带上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