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爸妈的“二次元”!沪上连环画集市让非遗“火”起来
百余个书摊在广场上次第铺开,年轻藏家拍下绝版藏品,游客们在书摊前流连忘返……刚刚过去的周末,申虹嘉“连”华?2025年首届上海全国连环画集市在瑞虹天地月亮湾广场吸引市民驻足。
作为中国现代连环画发源地,上海从苏河湾蒙古路的石库门弄堂诞生了“小人书”市井传奇。从1925年世界书局推出中国第一套正式连环画册《连环图画水浒》,到钱笑呆、沈曼云等名家在北公益里弄堂的作坊中笔耕不辍,上海早已为连环画刻下城市基因,虹口凭借其独特区位与文化特质,成为连环画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阵地。
为期三天的集市创下近年全国连环画集市规模之最,上百个主题书摊吸引数万市民参与,其中青少年群体占比超四成。


泛黄经典IP焕发新活力
文汇报记者注意到,珍稀藏品专区,20世纪50年代《鸡毛信》、60年代《红岩》、80年代《西游记》系列整齐陈列,画面线条传神依旧。这批 “纸上古董”涵盖红色经典、名著名作、神话传说等多元题材,既有顾炳鑫“白描圣手”般的精妙笔触,也有钱笑呆、赵宏本等大师的传世佳作。很多市民捧着经典版本感慨:“小时候一分钱租一本,蹲在书摊前能看一下午,如今终于见到完整版珍藏本了!”
在辽宁美术出版社社长彭伟哲眼中,连环画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些画稿里藏着中国人的精神密码”。辽美社带来上百部传统经典与红色题材连环画,大16开“首日封版”获奖连环画《嘎达梅林》与《华伦夫人的职业》首发。
其中,新版《嘎达梅林》以全新大开本面貌重现宽银幕经典。戏剧大师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由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冯远创作,也是辽宁美术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系列又一力作,堪称文学爱好者与艺术迷的“双厨狂喜”。


活动现场,《华伦夫人的职业》封面绘者杨宏富签售,每本签名书均附有亲笔钤印。首发当天线上线下销量近千册,签名限量版迅速售罄。“现场读者对连环画的热情与认可,让人真切感受到这门艺术跨越时空的持久魅力与鲜活生命力!”
河北美术出版社首次亮相上海全国连环画集市,“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扑面而来的青春朝气与文化活力,现场氛围热烈,游人如织。”该社图书发行部兼动漫连环画编辑室主任张永明告诉记者,他发现传统连环画并未褪色,反而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艺术价值,成为连接不同年龄层的文化纽带。比如深耕六十余年的《西游记》连环画系列广受青睐,从中看到了传统文艺在当代的广阔前景。

怀旧“小人书”藏着青春密码
连环画从不局限于小众圈层,而是扎根群众,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泛黄连环画里藏着每个喜欢它的人共通情缘,是童年记忆也是青春岁月。时光流转,岁月流逝,连环画仿佛穿越时空,能在某个不眠的深夜给我们慰籍。”黑龙江读者“一意”感慨,心目中的永恒经典小人书,早己在时光淬炼中熠熠生辉,沉淀为美好回忆。


“儿时为了一本连环画,跟着有连环画的同学磨嘴皮子过过眼瘾;好不容易攒下半年的零花钱跑几公里外去买,身无分文精疲力尽后,只能惭愧逃公交车票回家……”从苏州赶来的李先生追忆当年“壮举”——1990年想办法“举办”所在农村首届面向一年级至高二的连环画主题夏令营,收集了村里各小组的连环画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与造梦者面对面”环节,连环画非遗传承人庞先健坐在台前,为围坐的青少年讲述《双枪女英雄》创作幕后:“当年为了画好战斗的动作,专门去部队体验生活,每一笔都要经得起推敲。”
为了让“小人书”走近Z世代,市集现场设置丰富互动体验,助推文旅商体展融合。“重绘经典”拼图、“连坛趣闻”知识问答、“套圈识英雄”等提升了游客参与感,带动周边文创产品销售。“以前觉得连环画是长辈的回忆,没想到能通过游戏了解这些故事,画里的人物比动漫角色更有味道。”有青年学子感叹这简直是“爸妈的二次元”……这种融合模式让连环画突破了年龄界限,吸引更多人感受其独特魅力。




连环画主题市集融入潮流互动逻辑,让连环画从 “怀旧符号”变身“文化潮品”,契合新大众文艺的发展方向。“连环画可以是年轻人书架上的收藏,是亲子互动的纽带,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主任刘亚军谈到,连环画不该只躺在博物馆里,而以多元形态走进日常,其全民参与特质助其焕发新生。
- 2025-11-24扬州将超过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民生领域
- 2025-11-24扬泰机场T2航站楼“仙鹤展翅”造型亮相
- 2025-11-24今年以来“江苏造”新能源产品出口表现亮眼
- 2025-11-24江苏已建成互联网医院256家 患者可“指尖就医”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