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奉化两地居民“结亲”打造共富产业链
“徐师傅,早上干活注意保暖。天冷了,泡黄豆时间可以长一点,这样磨出来的豆浆品质更高。”11月23日凌晨,宁波奉化区锦屏街道溪岙村村民徐明君收到一个老朋友发来的短信。当时,他正与两个村民在春溪共富工坊里赶制豆腐。
“这个工坊是经锦屏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老师牵线,由大堰、锦屏两地居民共同打造的。大堰师傅负责技术指导、品控,我们负责做豆腐、卖豆腐。刚刚给我发来短信的,就是大堰镇湖边桥村原乡村CEO陈一鸣。”徐明君说,自从今年2月工坊建成后,豆腐生意日渐红火,日销量已超50公斤。
大堰卤水豆腐豆香浓郁、口感绵韧,是奉化传统美食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这种美食的推广销售受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制约。“大堰地处山区,如果将豆腐运到奉化主城区销售,不仅交通运输成本高,而且没有完善的销售网络。”陈一鸣说,助力豆腐“出山”,成为大堰居民牵挂的一件“大事”。
事情转机出现在去年上半年。当时,陈一鸣与锦屏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王启平聊起此事后,开始为大堰卤水豆腐找“婆家”。经过多方考察,他们最终选择了锦屏街道春晖社区“弄堂里”共富工坊。
“他们有资源、技术,我们有平台、渠道。”春晖社区党委书记张露洋说,达成合作意向后,大家先在“弄堂里”共富工坊搭建销售平台,然后携手锦屏街道溪岙村村民建起春溪共富工坊,打造卤水豆腐产业链。
卤水豆腐虽然不起眼,但成型前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溪岙村党总支书记徐志轮介绍,通过“村社联动”,村民学做卤水豆腐,不仅拓宽了本地黄豆销路,还“鼓”了钱袋子。
每天6点前,一辆载有卤水豆腐的小货车会从溪岙村驶抵春晖社区。社区“巧厨娘”将装有豆腐的木屉搬至“弄堂里”共富工坊后,便开始分头忙碌。
“我们还将一部分豆腐油煎或加工成盐水豆腐罐头,在奉化圈了一大波粉丝。”“弄堂里”共富工坊主理人王海月说,这条产业链已帮助18名社区居民实现再就业。
如今,“共富故事”正在锦屏街道开启新篇章。今年8月,经春晖、庄山两个社区的党组织牵线,当地居民建起“春·庄共富驿站”,并邀请西坞街道、溪口镇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前来开分店、举办美食集市,打造“一站式”宁波传统美食展示推广基地。
“在这里,大家传承老手艺,打造共富产业链,唤醒居民‘舌尖上的乡愁’。”奉化“阿国生煎”负责人汪志国介绍,8月以来,他带领社区居民建起生煎店、开发新品小吃,其中,速冻南瓜馒头月销量超过1万个。
- 2025-11-24温州苍南二维码和碳足迹创新中心投用 致力带动当地传统产业全面升级
- 2025-11-24杭州“AI+政务服务”打造数字治理新范式
- 2025-11-24金华迎来秋假旅游潮
- 2025-11-24秋染村路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