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十四五”时期 陕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2025-11-24 16:25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人民网西安11月21日电 (王丽)“2025年1月至10月,陕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11月21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陕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发布会,介绍陕西“十四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武民、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康宁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并答记者问。

  据杨武民介绍,“十四五”时期,陕西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10.3%;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均增长112%,产量规模居全国前三。三星西安工厂闪存芯片产能占全球15%,西安奕斯伟12英寸大硅片项目产能全国第一。同时,陕西全面推开未来产业布局,聚焦光子、氢能、无人机、分子医学等领域加大投入,谋划建设空天动力、第6代移动通信、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先导区。陕西省乡镇以上行政区、重点商贸圈、交通枢纽节点均实现了5G网络高质量覆盖。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十四五”时期,陕西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产业基础更趋稳固。2025年1月至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工业投资增长15.5%,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4.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6.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8.5%,持续保持较快增速。

  链群建设协同发力,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陕西深入实施“链长制”,高位推动产业链群协同发展。2025年1月至10月,陕西省工业领域34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超过1.9万亿元,8条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7条产业链产值(营收)增速超两位数,18条产业链产值(营收)超过百亿元。

  创新驱动能级提升,发展动能持续蓄积。陕西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以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开展校企协同攻关“百团”计划,实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累计建成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5家,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7家、省级540家;支持284个技术项目加快产业化落地。

  数智绿色融合赋能,高质量底色更加鲜明。陕西统筹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陕西省入选DCMM贯标、数据知识产权、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份,西安市、宝鸡市入选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累计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6家、省级5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省级42家。陕西全省智能算力总规模达3500P。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8家,数量居西部第一。

  优质企业扩量提质,产业生态逐步健全。陕西扎实开展“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链主企业”梯度培育。目前,陕西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达8736户;上市工业企业64户,占总数的77.1%;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94万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27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6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1户。

  张康宁表示,陕西将立足“十四五”成果,谋划“十五五”重点任务,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