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龙港以城市更新促城市更“新”
从小渔村到“中国第一农民城”,再到全国首个“镇改市”,温州龙港的每一次跨越都前所未有。
撤镇设市走过6年,行政升级的同时如何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步升级,成为这座年轻城市的新课题。
重塑公共空间,强健城市筋骨
从老水厂的废弃水塔到转型为城市文化新地标,龙跃路城市书房的蜕变是龙港城市有机更新的成功范例。
作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和一代市民集体记忆的现实载体,年久失修、丧失供水功能的老水厂如一道深刻的皱纹,刻印于龙港的城市肌理之中,成为旧城更新进程中难以回避的“郁结”。
老水厂在“老城复兴”中被慎重保留,与一座透明盒子式的建筑相融合,既保留住工业遗风,更被赋予了新的文化生命。“这座水塔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坐标,现在看到它以这样的方式重生,感觉特别亲切。”市民余女士坦言。
与此同时,龙港在“强城行动”的推动下,坚定实施“一轴一带一新城”城市化战略,通过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拓展绿色休闲空间。同属龙港主城区的下垟郑社区通过对原有老旧公园的改造提升,不仅拓展了居民休闲空间,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微幸福港湾”,随着朝西屋社区、下垟郑社区、新兰社区口袋公园及甬莞高速桥下空间龙港市(灵海大道—章良段至河东段)、(林家庄—九龙河段)等一批新(改)建项目的完成,全市已新增口袋公园42个、全域绿化面积超300万平方米,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
这些镶嵌于龙港城市肌理中的文化空间与绿色场所,正是支撑龙港可持续性发展的“筋骨”,缓冲社会快速变迁的冲击,为市民提供稳定可及的精神栖息地。
从水塔书房到口袋公园,形态迥异的空间秉承相同的更新理念:重塑公共空间,强健城市筋骨。在迈向“未来城”的过程中,龙港正是于城市有机更新的细微处,彰显城市应有的温度与韧性,滋养市民的归属感,也真正诠释了“龙港的底蕴,在人所栖息的空间,亦在人的精神家园”。
疏通交通路网,打通城市经络
2025年7月30日,龙港市涂厂社区松阳路,困扰居民十余年的两间老屋启动拆除。
“因为这两间屋子,原本笔直的路也得要绕个弯。”一位周边居民表示。
松阳路的打通问题,早在龙港镇时期就已列入规划。经过社区干部的不懈努力,最终达成拆迁协议。松阳路的“堵心”历史也至此画上句号,取而代之的将是一条平整宽阔、整洁美观的硬化道路,未来将顺畅接入周边路网体系。
2025年2月,经龙港市二届四次人大会议票选出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交通便利”工程持续推进,在打通断头路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龙港正持续构建大交通格局,强力推进“十大交通工程”,扎实推动快线成环、枢纽成型。218省道、龙宜大道、香林大道、彩虹大道、松阳路等项目开工建设,鳌江二桥完成初设编制,228国道龙港段高架、临港大道前期加快推进,龙港南互通更提前一年开通运营。在新城建设方面,闻涛路、仁和路等5条道路已竣工验收,东海大道等18条、30公里道路完成提升改造,新城大道、朝辉路、海景路等骨干路网开通启用。
道路所连接的,不只是两个街区,而是一种更富流动性、更具呼吸感的城市未来。立足“一轴一带一新城”城市化战略,疏通交通路网,打通城市经络,让龙港“交通便利”工程也从图纸走向现实。
从一街一巷的疏通,到城市格局的全面展开,龙港正以系统的城市路网有机更新回应市民期盼,将城市“经络”延伸至更多角落。
激活产业动能,补养城市气血
在这场以空间重构驱动产业蜕变的实践中,龙港瞄准存量土地的资源活化,通过对低效用地的再开发,为城市“气血”补足现实载体。
位于龙港西北部的双龙老旧工业园区,曾密集分布着高能耗、低效益的小规模企业。改造前园区平均容积率仅0.8,配套设施欠缺、公共空间严重不足,土地利用率低下,一度成为龙港产业转型的停滞地带。
如今,通过科学重构空间布局、合理提升容积率,园区土地效益得到极大释放;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创新空间持续拓展,为新一代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双龙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一期)已全面结顶,18栋厂房中14栋完成企业安置签约,2025年10月底即可竣工验收并力争提前投用。整个项目全面竣工后,预计新增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提升至2.4,实现年产值36亿元、税收3.2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龙港的产业孵化体系也实现跨越式发展——专精特新孵化园、高端机械制造园等“4+N”大孵化器集群建成投用,新增孵化空间15.3万平方米,完成率达170.3%、居温州第1。这一成绩标志着龙港在培育创新主体、集聚产业动能方面取得了关键突破。
更值得关注的是,园区在设计中灵活运用“工业邻里”理念,激活零星土地功能,打造集生活与服务为一体的未来社区。同时,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建设光伏发电系统,有效利用面积达4.49万平方米,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型生产空间。
在龙港,城市有机更新并非简单地推倒重来,而是以可持续的方式辨证施治,以“强筋骨、通经络、补气血”为方,温和却深刻地推动城市真正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助力实现从“农民城”到“改革名城”的蜕变。
- 2025-10-02且听风携桂花香
- 2025-10-02浙江缙云:稻田千层浪 “丰”景美如画
- 2025-10-02浙江绍兴76艘乌篷船竞渡浙东运河迎国庆
- 2025-10-02绍兴:鲁迅故里流量拉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