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准能集团绿色矿山实践 为黄河流域注入生态新活力
中国甘肃网8月20日讯 “要不是听讲解,真想不到这里原来是露天煤矿!”8月19日,“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全国党媒走近母亲河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媒体团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其打造的绿色矿山实践模式,令在场媒体团成员赞叹不已。
从“黑”到“绿”:破解资源与生态的共生难题
准能集团地处蒙晋陕三省区交界的准格尔旗,黄河在此流经238公里,区域属典型黄土高原地貌,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骨干企业和黄河流域国家能源重点保障企业,准能集团跳出“挖煤—运煤—卖煤”的传统路径,从开采初期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创新形成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技术体系——涵盖水土流失控制、生态重构、复垦绿化标准化作业流程三大技术体系,发布5项地方标准,实现排弃地复垦全覆盖。

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昔日沟壑纵横的“鸡爪子”山,如今已变身万亩良田与森林草原。这一蜕变,不仅破解了黄土高原半干旱荒漠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开发与保护的协同难题,更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低成本、易推广的实用技术,探索出在产矿山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方案。

多元融合:生态产业化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黑岱沟露天煤矿的林果经济示范区,紫莹莹的西梅、绿油油的苹果挂满枝头,媒体团成员亲身体验采摘乐趣,不禁感慨“矿区竟能种出这么好的果树”。而在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观景台远眺处,曾满目疮痍的采矿层已绿意盎然,远近植被交织成一幅生机画卷。
这背后,是准能集团探索的“生态+”多元产业模式:建成叠翠林区、紫东农区等8个生态功能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牧业”“生态+林果”“生态+文旅”等业态。目前,已种植牧草1万多亩、饲料及小杂粮3千多亩,粮食产能较2016年增长28.89%;3.9万亩林果种植基地带动当地村民年增收4000万元;42栋采摘日光温室、1千多亩观赏花卉,搭配存栏2000多头的优质肉牛及“肉牛托管代养”模式,让生态效益持续转化为经济效益。
成效显著:绿色实践成标杆案例
截至目前,准能集团已完成绿化面积9.95万亩,累计种植各类乔灌木7633.5万株、地被3.79万亩,矿区复垦率达100%,植被覆盖率从25%提升至85%以上,平均侵蚀模数降低88%。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植物品种从十几种增至240余种,形成四种科学生态结构模式;松鼠、天鹅等数十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凭借卓越实践,准能集团矿山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中国最美矿山”、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其“矿区生态修复案例”入选世界经济论坛报告、自然资源部首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
如今,准能集团沿黄生态廊道建设项目首期工程已正式开工。这场持续的“绿色接力”,正为筑牢北疆绿色生态屏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准能力量”。(李新玉)
- 2025-08-20探讨“博?物馆与城市未来”
- 2025-08-202025年“悦行冬奥路”骑游大会打造全民自行车嘉年华
- 2025-08-20“业余的”也能“唱主角”
- 2025-08-20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爱国将领柳树人:血洒他乡护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