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浙江发布八个创新模式解畜牧业发展难题

2025-08-01 22:35 来源:浙江日报

  记者从7月31日召开的浙江省畜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了解到,近十年来,浙江畜牧业年度总产值维持在400亿元左右,占全省农业总产值比重为9.7%。

  会上,“菜地里造‘鸡别墅’”“茶园里养山羊”“茭白田养麻鸭”……来自淳安、缙云、景宁等地的畜牧养殖主体纷纷分享创新实践经验,他们通过模式创新,拓展了养殖空间,建构了生态循环,提升了产品品质,实现了亩均效益倍增。

  当前,畜牧业面临占比下降、成本高企等现实问题,也有消费升级、竞争激烈等外部挑战,以及用地紧张、环保约束等内部制约,产业亟需转型提升。会议发布了绿色生态模式、牧旅融合模式、地瓜经济模式、村企合作模式、联农带农模式、全链发展模式、智慧养殖模式和品牌营销模式等八大创新发展模式,为各地市畜牧主体开展创新发展“打好样”。

  目前,浙江拥有34个地方特色畜禽遗传资源,其中国家级品种近半,但明星产品培育仍需加强。从前端品种创新发力,浙江正加快建立地方猪高效智能化性能测定体系。针对金华猪背膘厚、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的问题,浙江大学、金华市农科院、省畜牧总站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种、营养调控脂肪沉积等技术,使瘦肉率提高了20%、生长速度提高了12%。

  相关报告显示,全球72%的消费者愿意为个性化产品支付溢价,这一趋势在肉类消费领域尤为显著。与会专家表示,通过认养、预定等方式,提供个性化特色养殖服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客户忠诚度,已成为消费新趋势。目前,华统、青莲、鑫宁等一批畜牧业企业正加快转型升级,向科技型企业靠拢。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浙江将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将创新研发能力与项目申报、金融支持相挂钩,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畜牧企业。

  “浙江畜牧业将通过创新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增强‘土’的味道,突出‘特’的差异,提升‘产’的实力,成为助农增收的‘金钥匙’,区域协作的‘助推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