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让文化扎根大地 让风景住进心里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创新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围绕“品牌、产业、消费”做足文章,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今,“诗和远方”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土地生动绽放。
酿足“特色味”,让品牌自带“吸睛力”
依托龙虾美食、山水文化等独特资源,盱眙将“特色”二字融入品牌建设的各个细节,擦亮了一张张“金字招牌”。连续多年稳居中国水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榜首的盱眙龙虾,早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味觉符号;盱眙县铁山寺天文科技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等场所荣获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称号,文化场馆已成为市民游客的“精神栖息地”;原创群舞《稻花香处龙虾红》亮相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五星工程奖”舞蹈类终评,用艺术语言讲述现代农业发展故事;网红地标尅街龙虾美食城入选2025年度首批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夜晚的烟火气里藏着城市的活力密码。从第一山景区夜游的流光溢彩,到象山国家矿山公园“深蓝之眼”的澄澈灵动,再到盱眙孤独树、马浪岗的悄然走红,特色文旅IP矩阵持续扩容。如今,盱眙已连续2年获评“中国文化百强县”,连续6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知名度与美誉度节节攀升。
下活“融合棋”,为业态注入“强动能”
盱眙通过“历史文化+非遗技艺+民俗风情+生态资源”的多维融合,构建起沉浸式、互动感十足的文旅新业态。“两天一夜”精品线路、龙虾主题游等产品精准对接游客需求,2025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1%、13.4%,交出亮眼成绩单。在第一山景区与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戏曲、民俗展演、非遗展销与旅游场景无缝衔接,灯光秀与沉浸式演艺交织出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让游客在“游、赏、玩、购”中深度触摸盱眙的历史脉络。大运河百里画廊盱眙段贯通两岸,淮河水上游览航线串联沿途美景;曾经的废弃矿坑变身赛事基地,中国首届自由潜水深度公开赛在此举办,如今已成为“文化水岸”,盱眙生态转型案例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的鲜活样本。
织密“联动网”,让消费涌动“新活力”
以地域特色为纽带,以赛事活动为引擎,盱眙不断拓展文旅消费场景,让“促消费、振经济、惠民生”落到实处。今年6月,第25届盱眙龙虾节创新打造了“苏超+龙虾+惠民演出”融合场景,推进节庆品牌生命力焕新,推动办节理念蝶变,“看球+尅虾”的主题线路吸引1.2万余名观众凭票根打卡三大收费景区,尅街单个街区销售龙虾30吨,带动餐饮营收超300万元,消费热潮持续升温。
2025年,盱眙启动实施34个文旅项目,从景区提档升级到二消项目开发,从露营基地、滑雪场、水上运动中心等体验业态,到文创销售、特色餐饮等配套服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洪湖龙虾亲子乐园、桑蚕文化产业园、马浪岗等新项目开门迎客,铁山寺景区的“飞天魔毯”、滑板车等成为热门打卡点,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以其重磅推出的“玉得永生——盱眙汉代葬玉文化特展”,成为研学游的热门目的地。2025年“五一”假期,盱眙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82.2%,其中过夜游客占比达75.97%,高端酒店入住率100%,创下历史新高,文旅消费的“新活力”正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强动力”。
- 2025-07-25《全国生态气象公报(2024年)》发布 植被生态质量为2000年以来最优
- 2025-07-25白墙黛瓦间 降温有巧思
- 2025-07-25广东深圳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人形机器人实现自主换电
- 2025-07-25浙江湖州加快创新能力建设 高质量科技供给激活发展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