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为人民|这份清单 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资料图(视频截图)
暖阳穿过窗户,洒在湖北嘉鱼县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白墙上,一份《嘉鱼县四邑村服务群众事项清单》格外醒目。
2024年11月5日,正在湖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邑村党群服务中心调研,被墙上的这份清单吸引了目光——
清单上,减量后的24项村级服务事项按办理类别被清晰分类,服务内容包括政策咨询、材料代收及帮办代办等项目。服务要求简明扼要:即时办理,线上线下结合,流程规范并保证时效……清单结尾处还附上了监督投诉电话。
事关基层减负工作,总书记问得细致:村里迎接检查多不多?表格是不是少了许多?基层减负后,工作是不是轻松一些?群众办事方不方便?
“现在不用反复填表,也没有接待,村干部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扎到群众身边,为村民们解决实际问题。”四邑村党委委员黄玲向总书记介绍。
四邑村综治主任周元生补充说:“村组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总书记听了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
这个“根本的变化”,镜鉴基层作风之变,事关民生福祉。

2025年6月20日,甘肃酒泉,金塔县古城乡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乡音普法”直播,解读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主张持续为基层减负,为的是“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基层减负事,出路在改革。2018年年底,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
几个月后,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以改革精神破解顽瘴痼疾。
《通知》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自此,每年的中央政治局相关会议上,总书记都会专门听取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并作出新的部署。他反复叮嘱,“要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加以解决”。
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到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根本的变化”背后,是以改革促减负的久久为功。
对于“根本的变化”,基层干部的体会最为深切。
在湖南常德港中坪村,村干部用数据向总书记汇报变化:“我们村部最多的时候有38块牌子,现在只有12块了”“微信工作群也从最多时的30多个减为现在的4个”……听闻大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服务”,总书记要求持之以恒把为基层减负这项工作抓下去;
在甘肃兰州安宁区枣林西社区,社区网格员向总书记递上为民服务台账。群众的事再小,他们都当成重要的事来办,实实在在地帮大家解决问题。“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需要上下各方面共同努力。”总书记再三强调。
…………
文牍“减”量方见步履“轻”,改革“实”处更显人民“重”。
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计于企、问需于民。有学者在发言中提到“接下来的这轮改革,力争让更多群体有更强的获得感”,总书记闻言赞许道:“这句话正是点睛之笔,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

2025年7月8日,江苏警官学院“社区微警校”品牌教育暑期服务项目走进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十里社区暑托班,为孩子们带来“拒绝校园欺凌”暑期法治安全讲座。
今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
5月河南考察,总书记再次要求:“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树立威信,支持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
持续推进的为基层减负把广大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充足时间走进田间地头,把更多工作做到群众需要的地方。
- 2025-07-17关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新华社这篇侧记细节满满
- 2025-07-17看图学习·改革为人民丨对“一老一小” 总书记特别关心
- 2025-07-17镜观·领航|努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 2025-07-1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5种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