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山引客来

坎布拉,大河与地质遗迹的交响。才贡加 张多钧 摄
5月5日,“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依傍黄河而建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噶达庄园内热闹非凡。庄园深处,百年梨树苍劲古朴,虬曲的枝桠肆意舒展,微风拂过,层层叠叠的洁白梨花轻轻摇曳,花瓣如雪片簌簌飘落,清甜的花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沿着蜿蜒的小径悠然漫步,独具特色的藏式房屋映入眼帘。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与独特文化传承的建筑,诉说着藏族人民的智慧与匠心。
游人如织穿梭其间,或驻足拍照,将如画美景定格;或悠闲漫步,细品高原风情。即使临近假期尾声,这里的热闹氛围与游玩热度依旧丝毫不减,尽显假日魅力。
“在噶达庄园住了一晚,体验感超棒!满园梨花香,别墅精美,藏式家具古朴充满韵味。站在观赏台俯瞰黄河,壮阔美景尽收眼底。蕨麻披萨、牛排更是别具风味,让人回味无穷。”来自西宁的游客张丽娟带着家人在此度假后赞不绝口。她表示,庄园距离西宁近,交通便捷,是短途出游的绝佳选择。在游玩中,她深切感受到尖扎依托黄河资源发展文旅经济的蓬勃活力。
噶达庄园经营者益希措姆介绍:“为迎接‘五一’客流高峰,庄园于4月下旬正式开园迎客,精心筹备一年的噶达小厨房也同步亮相。”
噶达小厨房内,噶达藏面、精品壮骨汤、藏家拌面、手工水饺等特色美食应有尽有。益希措姆认为,打造噶达餐饮单品体验空间意义深远,不仅能以藏族特色美食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提升“噶达文旅”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传承黄河沿岸独特的饮食文化,还能拓宽营收渠道,进一步丰富庄园的消费场景,全方位增强黄河之畔这座庄园的文旅吸引力和综合效益。
除噶达庄园外,“五一”假期,新晋世界地质公园坎布拉一跃成为热门打卡地。凭借鬼斧神工的地质奇观与多元贴心的服务,景区在这个假期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假日经济”成绩单。
坎布拉景区董事长潘持卿预计,“五一”假期,景区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较往年同期增长60%,亮眼数据尽显“假日经济”活力。
坎布拉以“碧水丹山”奇观为核心,构建起多维游览体系,精准匹配多元需求。自驾游客可沿着盘旋山路缓行,饱览层峦叠嶂的丹霞奇观,触摸大自然的磅礴笔触;钟情水上风光的游人,可乘舟逐浪黄河碧波,近赏山水相映的瑰丽画卷,沉浸式体验“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浪漫;徒步爱好者则能穿梭山间栈道,在清新氧吧中探秘幽境,解锁藏于深谷的秘境之美。
潘持卿告诉记者,为了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坎布拉的地质奥秘,景区同步配备了智能讲解器。“通过先进的声波导览系统,游客在行进过程中,便能聆听关于这片土地的地质演变故事,仿佛翻开一部生动的‘石头史诗’,真正实现了景观观赏与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坎布拉景区自驾游游客占比达45%,游客尽情享受自由探索的乐趣;家庭客群占比超80%。景区“地质探秘+生态休闲”的旅游模式,成为亲子游、研学游热门选择。众多家庭在欣赏地质奇观、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共度欢乐时光,留下美好回忆。
“世界地质公园这一品牌的效应,正快速转化为旅游消费的强大动能。我们将持续发力,深度开发地质研学、星空露营等特色深度旅游产品,推动景区从单纯的‘打卡游’向更具内涵的‘体验游’转型升级,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还想来。” 潘持卿说。
从特色庄园到地质奇观,尖扎文旅的“五一”热潮,正是当地深耕全域旅游的生动缩影。立足“黄河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带”和“青南生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目标,尖扎正主动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旅游格局,深挖“灵秀尖扎”品牌内涵。以黄河风情为纽带,串联高原康养、乡村体验、文化采风等多元业态,一幅“河畅、岸绿、景美、业兴”的全域旅游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为青海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2025-05-06“五一”假期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进出境人员超23万人次
- 2025-05-06“五一”假期深圳多口岸现双向客流高峰
- 2025-05-06土豆米进军主食市场:土豆变“米”,你想尝尝吗?
- 2025-05-06AI大模型助力粮食生产 我国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