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构建“价值引领”与“教学改革”双轮驱动育人体系

2025-04-30 14:51 来源:人民日报

  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应用经济学学科的重点承建单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科优势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强化专业思政,将“真实问题”融入一流人才培养实践,强化产学研融合,推动形成独具特色的“价值引领”与“教学改革”双轮驱动专业思政教学科研融合育人体系。

  坚持立德树人 深化专业思政重在价值引领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探索党建育人多维度实践路径。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新时代立德树人全过程,打造政治思想、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党风廉政“四维一体”的党建管理工作体系,搭建深化专业思政的“四梁八柱”。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读本、进学术、进课程、进培训,深化专业思政价值引领育人。依托学科专业优势,采用外引内培“双链”驱动,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深化教师思政培育“红色信仰传播者、专业知识传授者、创新创业能力锻造者”三位一体的“大先生”;打造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全国最美辅导员、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等高水平人才组成的一流专业思政师资队伍。

  坚持实践育人,创设价值引领教学“新课堂”。学院搭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平台、学科竞赛平台,积极用好社会大课堂,打造“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创设专业思政价值引领教学“新课堂”,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践育人模式。组织专业师生实施“青耘乡土行”实践行动,实践团队先后入选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财经报国青年力行’专项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扎根基层,服务边疆。

  坚守教育教学核心 打造一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打造高水平课程思政体系,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学院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组织创新团队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围绕中国经济实践框架,相继发行基于中国视角的宏微观经济学教材。其中《中国开放型经济学》入选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并纳入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持续优化完善专业思政课程供给体系,打造高水平本科课程群。“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英)”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物流”等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坚持“真实问题”为重心,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学院坚持贯彻“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理念,探索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深度融入专业思政教学科研实践。围绕自由贸易园区、全球价值链、东北亚开放与合作等专业热点组建新型智库平台,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获批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推动社会现实场景中的真实问题“进课堂、进案例、进毕业论文”。通过高水平专题讨论、讲座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葵花小镇——全产业链赋能百年古村解乡愁》等“真实问题”项目,先后获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和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

  搭建高水平科研实践育人平台,厚植人才高地培育沃土。学院积极构建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平台、学科竞赛平台,与企业、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搭建“竞赛+科研+实践”三位一体、“产学研用”一体化专业思政育人平台体系。学院先后承办“辽宁省大学生国际贸易经营实战沙盘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地区赛)等省级科技竞赛。近年来,学院举办“NBER中国经济会议”“第七届国际经济学前沿论坛”“2023国际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专业学术科研活动,为国内外经贸领域知名经济学者对话交流提供高水平学术平台。

  未来,辽宁大学金融与贸易学院将继续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化专业思政科研融合实践,培养兼具国际竞争力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孙伟 崔日明)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