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起摸高拼事业 满弓紧弦开新局
日前,甘肃省晒出了经济运行“成绩单”: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118.7亿元,同比增长6.2%,连续13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预期,呈现高开高走、向上向好、全面进位的积极态势,凸显了甘肃跳起摸高拼事业、满弓紧弦开新局的积极成效。
量质齐升,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增速快、指标亮眼。除地区生产总值外,一季度,甘肃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一产、二产增加值增长6.6%、8.1%,增速均居全国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增速居全国第二;进出口总值增长49.4%,增速居全国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居全国第三……
春日里,行走在陇原大地,工业园区马力全开,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场景。
在甘肃永昌工业园区河西堡工业园,一批“大个头”项目落地投产。“今年园区总产值有望比去年翻一番,突破300亿元。”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国华信心满满。
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投资回升。今年一季度,甘肃集中开工重大项目447个,总投资431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8%,增速已连续50个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2.5%。
与此同时,甘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主要工业产品持续增量扩产,黄金、铅、精炼铜、镍、集成电路产量两位数增长,天然气产量以89.3%的增速居全国首位。
同向发力,区域发展激活全域动能
从区域来看,一季度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5%,增速领跑甘肃全省,再一次凸显国家级新区强大的经济带动力。
目前,兰州新区已打造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11个,牵引带动2个千亿级和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从去年开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兰州新区启动新一轮深化改革,持续释放体制机制活力。
“兰州新区压减管理层级,优化组织架构,健全完善精简高效、规范顺畅、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兰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军介绍,这次改革兰州新区创新实施“全员聘用、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薪酬”制度,持续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内驱力。
河西走廊上的工业重镇金昌市,依托龙头企业金川集团,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表现抢眼。
“我们以产业链为关键抓手,着力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2个千亿产业链,数字经济、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4个百亿产业链,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金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国开介绍。
酒泉市牵牢县域经济发展“牛鼻子”,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肃州区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46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马力全开;在玉门市、瓜州县,围绕绿色化工产业和新能源发电产业新落地企业施工正酣;在敦煌市、金塔县,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胡杨林等景区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去年,肃州区、瓜州县、敦煌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突破300亿、200亿和100亿大关,酒泉7个县(市、区)中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的县市达到5个。”酒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正军介绍,各具优势、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在酒泉初步形成。
优化环境,经营主体活力持续释放
“我们今年将启动投资11.3亿元的年产100万吨水溶肥项目。”来自山东的企业家、甘肃施可丰生态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汉明说,“新启动的项目,各种手续都有政府部门专人代办帮办,十分省心。”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新设立经营主体同比增长8.4%,其中新设立企业增长21.7%,日均新设立企业比去年同期多44户,经营主体活力不断释放;实施省外招商引资项目1740个,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7.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这背后,是甘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招商行动的努力。
玉门市将分散在全市40个部门单位的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市民服务大厅集中办理,“企业开办4小时办结”“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最长12个工作日办结”等已成常态。
兰州新区依托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投资项目审批时效较全国平均提速75%,企业开办“一网一窗一环节零成本”、个体登记“秒批秒办”……近5年经营主体年均增长8200户,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
(本报记者 尚 杰 王冰雅)
- 2025-04-29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 2025-04-29中国工人运动历史和发展成就展开展
- 2025-04-29港珠澳大桥今年出入境客流已超1000万人次
- 2025-04-29把“亲子鉴定”做到3000多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