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热土值得奔赴(大家谈·选择西部 扎根西部 建功西部③)
前不久,聚焦到西部建功立业,我们向有西部工作、生活经历的青年发起征稿。为什么选择西部?本期大家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扎根西部的他们怎么说。
——编 者
留下来,参与历史
王东民
来到帕米尔高原,站在山峦“褶皱”间,我常听见两种声音交织回响——一种是“黑色血液”在地下的奔涌声,另一种是年轻灵魂与土地共鸣的心跳声。在工作中,我写过许多“石油人”的故事,用一次次采访,记录能源动脉如何托起边疆的发展,用一篇篇稿件,讲述青年的担当与奉献。
有人问我,梦想是否会被戈壁的孤寂“吞噬”。实话实说,我也曾犹豫过、退缩过。但随着我对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了解越来越深入,我的意志也越来越坚定。我看见,“石油人”在高原上哈着热气、搓着受冻的双手为过往车辆加油;夜市里不同民族群众分享热气腾腾的烤包子;共建“一带一路”的春风拂过帕米尔高原,新能源项目在沙漠中拔地而起……我渐渐明白,选择了留下,就是选择成为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
蓝图,总是在实干中绘就。清洁能源点亮万家灯火,光伏板在戈壁上铺就“蓝色海洋”,文旅融合让千年古城焕发新生,作为青年,我们不仅是建设者,更是开拓者。西部从不缺少舞台,需要有人留下来、扎住根。每一名扎根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使命和荣光。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喀什销售公司)
奋斗实现价值
汤 飞
西部有什么?外人看来这里贫瘠艰苦,但在我看来,这片土壤同样可以滋养理想抱负。
我所在的地方是传统农业乡镇,几乎没有工业基础。为改善农业生产,2022年,县农业农村局部署再生稻生产发展工作,我们先行一步进行试种验证。为了抓住用好这个难得的机遇,我和同事们下了一番功夫。
一方面,通过反复比较、试验,选出性能更优的两个品种,严把稻种关。另一方面,选择靠近水源、水利基础良好、方便灌溉的农田,通过土地流转使种植区域尽量集中连片,便于统一管理,形成一定规模。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试种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现阶段,我们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参与,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在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后,我们将以更大力度、在更大范围内发展再生稻种植。一起干、一起赚,增产增收未来可期。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西部小镇,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有踏实肯干的干部和群众,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闯出新“稻”路的故事。在这里,我不仅看见了自己的价值,也看见了西部地区正在拔节生长、孕育更多发展机遇。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太平镇人民政府)
建功诠释热爱
玉 琨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家乡大石山连绵起伏,山高谷深。大学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勘探之路充满了未知与危险,每一次深入野外,都是对身心的考验。选择这份职业,不仅因为对地质学的热爱,更因为内心深处那份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当我们在崇山峻岭间穿梭,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寻找出隐藏的地下水脉,让缺水的乡亲们喝上了甘甜清澈的水,那份由衷的喜悦与满足,是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的。正是因为这些时刻,我切实感受到了地质勘探的意义,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除了找水,我们还肩负着守护地质安全的重任。广西大石山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隐蔽致灾点众多。当我们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成功勘查出隐蔽致灾点,并及时做好防范措施,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了建功西部的决心。
从昔日的贫瘠与落后,到如今的繁荣与发展,在这片土地上,我见证了太多的变化,其中凝结着各部门各行业的默默付出。相信随着更多青年心怀梦想、扎根这片热土,西部地区一定能书写更辉煌的发展篇章。
- 2025-04-29致敬守护!5位文保领域代表谈文明传承
- 2025-04-29中国气象局发布2024年度《极地气候变化年报》
- 2025-04-29勇担时代重任 凝聚奋进伟力——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倡议书
- 2025-04-29遇见你丨双向奔赴的爱!支教六年 她点亮乡村孩子“音乐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