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1号坑微生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大蒜素有望成为土遗址的有效抑菌剂
4月1日,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兵马俑1号坑微生物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关联分析兵马俑1号坑微生物与土壤环境相关性因子,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兵马俑1号坑微生物的研究与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微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微生物学前沿》发表。
兵马俑1号坑展厅于1979年建成并向公众开放。经过多年发掘与公开展览,俑坑内的土遗址发生不同程度劣化。微生物病害是劣化原因之一,并与土壤环境因素存在联系。研究人员在1号坑4个区域采集代表性土壤,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和生理生化性质检测,分析了微生物多样性,并与土壤环境相关性因子进行了关联分析。
研究人员发现,兵马俑1号坑展厅发掘区土壤中存在大量嗜碱贪铜菌。该菌能够代谢铜,对铜质文物造成潜在危害。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通过实验室气体挥发性抑菌实验,发现大蒜素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抑菌剂,防止土遗址受到病害微生物的侵害。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该研究是博物院青年开放课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保存环境微生物分析和综合控制技术研究》的资助成果,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完成。 (记者 赵茁轶)
- 2025-04-03陕西县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
- 2025-04-03陕西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开通
- 2025-04-03古法酱油“酿”造特色产业
- 2025-04-03俯瞰西宁机场三期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