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 中国最高检发布案例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张素)3月1日,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发布指导性案例,旨在为各地办案提供规范指引,以法治之力守护中华文脉。
此次发布的案例共有5件,涉及秦直道遗址、宏觉寺、云冈石窟、禄米仓、泰山石刻等,文物价值重大。其中,既有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文物犯罪的案例,也有运用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手段,梯次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追究违法主体民事责任的案例。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说,2019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万余件,推动解决了一批文物保护利用中的突出问题。
另据统计,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故意损毁文物、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等妨害文物管理犯罪1069人,提起公诉1910人。
“新法增设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既为检察机关履职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同时也赋予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方面更重的责任。”徐向春说,鉴于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对检察公益诉讼条款仅作了较为原则的规定,最高检将在总结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文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办案指引。
今年,最高检部署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重点针对拆真建假、保护不力等问题开展监督,并将指导各级检察机关因地制宜,开展石窟寺、传统村落、革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监督活动。(完)
- 2025-03-02东西问丨毕艳君:这座高原古城何以成为丝路青海道上的明珠?
- 2025-03-02把民生实事放在心上(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2025-03-02新疆培育创建首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 2025-03-02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