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彰显中国磁吸力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也是极富价值的投资地、创业地
不久前闭幕的第八届进博会,给全球展商、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据统计,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展会年年办,吸引力何以越来越强?
展商的感受最为真切。初次参加的展商很是惊喜,“原来进博会不只是这6天,而是全年都会有很多配套活动”。
从贯穿全年的投资会、对接会,到覆盖进口、商旅、会展等全链条的专业化服务,再到机场口岸开通16条进博会边检专用通道,提供即到即办的通关服务,围绕进博会,一系列政策服务不断完善,成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有力印证。
今天,中国正在推进有着完整配套的制度型开放。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世界开放指数同比下降0.05%,中国的开放逆势上扬,开放指数同比增长0.5%。从搭建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互利共赢的平台,到22个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再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越来越强,政策的连贯性和确定性为外企吃下“定心丸”,吸引他们用行动投票、坚定选择中国市场。
还有展商这样说:“8年我们一次都没有缺席,每年进博会都不负期待。”
穿梭在不同的展台,时时可以听见主播推介产品的声音,“我们在进博会现场”为品牌形象增色不少。一个个新品牌、新产品在“四叶草”亮相,进而提高知名度、认可度。线下洽谈签约、线上浏览下单,火热的合作场景,成为中国市场优势的缩影。
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还在不断催生新需求,对外企外资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适合外商投资兴业的场景更加丰富。用好进博会等开放平台,丰富国内市场绿色、健康、智能的高品质供给,必能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为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添彩。
进博会的许多参展商,也是投资商。三星持续投资中国,尖端产业投资占比近90%;米其林在沈阳和上海投产多条轮胎产线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施耐德电气多个研发中心、创新实验室相继落地……外企的“不约而同”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今日之中国,不仅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也是极富价值的投资地、创业地。
究其原因,我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发达的物流网络,能及时响应需求,为生产、运输等环节提供强大支撑,在成本、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产业体系日渐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跃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人才资源为全球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长沃土。在中国,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研发、依托数智化能力优化生产、从市场快速获取反馈并持续迭代,已经成为许多外企新的“制胜之道”。依托中国产业体系,医科达公司的产品出口至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践证明,中国的新发展,也是世界的新机遇。站稳中国市场,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从产品买卖,到投资设厂,再到创新研发,外企外资扎根中国的历程揭示一个道理:强大的磁吸力,归根结底源于国家综合实力。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重塑价值坐标,定能汇聚更多志同道合者,书写更多互利共赢的新故事。
- 2025-11-25警惕高市复刻危险的历史剧本
- 2025-11-25学习规划建议每日问答丨为什么要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 2025-11-25向新而行|加快培育绿色生产力
- 2025-11-25【光明时评】全运会看点不止于竞技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