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要闻

财经观察:服务消费“焕新”开辟万亿大市场

2025-11-26 10:36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财经观察:服务消费“焕新”开辟万亿大市场

人民网记者 孙红丽

在杭台高铁“浙BA”球迷车厢内,“诗人李白”表演者与球迷旅客互动(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朋友来家,自己忙不过来,找个代厨上门张罗一桌饭,既能照顾到自己的口味,也比在饭店吃得自在。”上个周末,北京市海淀区居民王先生足不出户,就体验到了以往在门店才能享受的服务。

如今,服务消费已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购买能让他们感到满足的体验和商品。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国庆、中秋假日效应因素带动下,10月份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1至10月份,服务零售额比1至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0.9个百分点。

商务部数据显示,10月份,餐饮收入增长3.8%,增速比9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入境游持续火热,国庆中秋假期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增长19.8%。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在研报中表示,服务消费是10月消费市场的核心支撑。服务消费的亮眼表现,表明促消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且消费结构在向文旅、休闲等领域优化。

从“苏超”“村BA”等群众身边的赛事“火爆出圈”到夜间市集的烟火升腾,从演唱会、音乐节广受欢迎到文博场馆的延时服务,在扩大服务消费系列政策措施带动下,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有力拉动消费市场增长。

在北京,服务性消费新潮涌动。

北京发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22280元,同比增长3.6%,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8%,为近5年最高。

在上海,“票根经济”风生水起。

进博会期间,在距离进博主场馆仅“一路之隔”的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遇见世界漫享无界”进博集市人潮涌动。手持进博证件的客商不仅能“入场”,体验“逛一次、买全球”的便利,还能享受专属折扣。

在江苏,“苏超”激活消费新链条。

近6个月,“苏超”共举办85场比赛,入场观众超240万人次,不仅引燃了球迷的观赛热情,更点燃了城市的消费引擎。江苏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苏超”实现了“1元门票带动7.3元周边消费”的杠杆效应。

……

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正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是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和满足新需求的重要抓手。

年轻群体渴望“体验式生活、个性化表达”。

“自从买了这个购物软件的会员,买东西更优惠,退换也方便。”对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刘女士来说,定制旅行、健身房私教定制……服务消费在她的支出中比例越来越高。

银发群体希望“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11月12日,Y456次“秦岭号”普惠适老旅游列车从西安站缓缓驶出,载着500余名中老年旅客开启为期12天的港珠澳之旅。除了适老化升级改造,旅程中还安排了汉唐舞蹈表演、唐风魔术等文艺活动,让旅途充满欢声笑语。

农村地区期盼“消费升级、服务提质”。

如今,“村里点外卖”已不再是新鲜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县域生活外卖订单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外卖服务已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城。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

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规模、占比逐年扩大,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比2015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达到46.1%,今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升至46.8%。其中,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创新发展,开辟了多个万亿级的市场空间。

“目前相关行业发展还面临人才供给不足、行业标准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收采纳大家的意见建议,力争推出一批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硬招、实招。”李超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