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根治繁琐考核,要端正政绩观
基层工作中,“考核”是绕不开的话题。临近年底,各类考核又将悉数登场。近年来,各地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但一些地方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繁琐考核”。
数据考核是衡量一个地方工作推进的一个重要依据。考核指标,能够及时反映一个地方或单位的政策落实情况,有利于上级部门进行政策调整,有利于激励干部砥砺奋进。但前提是考核指标要科学合理,既要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也要起到鞭策激励作用。如果只是一味地看数据指标,而不重视实际发展成效,不重视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考核就异化成为一种形式摆设。简而言之,当考核指标脱离实际,考核就必然走向扭曲、异化,这也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以材料厚度展现工作效度、以包装精美度呈现实干程度”根源所在。
繁琐考核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未把握住工作要点与关键。由于不知道工作的重点,抓不住关键,自然拿不出精要科学的考核要求,也就不知道从何去考核,于是就事无巨细地把各项具体的事务性工作纳入考核内容。考核缺乏主题主线,着重于繁琐事务,既给基层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也让基层无所适从,只能在一些枝节末叶中去凑数据,甚至依样画葫芦,上面有什么样的指标,下面就逐一完善,于是就有了“纸面成效”。显然,上级部门在考核中要提纲挈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指标不一定要多,但要切中要害,才能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把不住重点关键,归根到底是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摆正政绩观。一些地方也知道科学考核的重要性,但之所以不愿简化考核指标,目的是想通过直观数据来突出自身政绩,想通过“短平快”的考核指标来展现地方成效。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基层搞起所谓的“材料打造、图片包装和数据美化”,只要能够完成上级考核指标,只要能够让上级满意,就算完成了目标任务,这也是近年来各类形式主义考核乱象层出不穷的根源所在。对此,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端正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才能让考核指挥棒更加务实有力。(李萍)
- 2025-11-23金观平:扩大开放更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 2025-11-22危险言论绝非随意吞吐的“回转寿司”| 新漫评
- 2025-11-22新华鲜报·规划建议新看点丨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让资金更好花在紧要处
- 2025-11-21【世界说】港媒:高市早苗不应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错误言论将日本推向危险深渊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