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关于国家未来的宏伟蓝图中,有14亿多中国人可触可感的幸福生活。将“坚持人民至上”纳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部署“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任务,明确“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目标……细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凸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瞄准“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工作取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党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十四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巩固,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让我国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优异答卷。
即将开启的“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结束后,转向常态化帮扶的新阶段。民生领域仍有痛点待解、难点待破,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随着时代发展增添新的内涵。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必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
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就要把事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实。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到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再到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才能在满足民生需求中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
让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尤须注重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这是考验高效能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向。探索与共同富裕科学内涵相匹配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既要有长远眼光,也要有务实行动;既要有目标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既要有共性目标,也要有个性路径。贯穿其中的,是对一些关系的精准把握。
比如,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结合,提升财政发力的“民生含量”,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使“物”的服务效能提升与“人”的发展需求深度契合;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善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也通过出台系列政策调动市场的自发活力;改革与法治共进,哪里有延滞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哪里有不符合促进公平正义的问题,就在哪里加大改革系统集成的力度。惟其如此,才能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 2025-10-28【光明论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 2025-10-28【理响中国·经视图】更好发挥财政促消费的作用
- 2025-10-28“一粒种”何以驱动产业升级(人民时评)
- 2025-10-28幸会中国 | 走进大兴安岭,见证生态兴文明兴的力量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