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2025-10-26 20:26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中国甘肃网10月26日讯 2025年10月25日,由中国大众文化学会、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敦煌市人民政府、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协办,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院)承办的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兰州举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李群,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晓勤,中国新闻史学会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吴瑛,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世年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甘肃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仇健,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会长汤恒,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敦煌研究院原党委书记赵声良,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原副局长朱琦出席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会。

  马世年在致辞中回顾了西北师大的办学历史,重点介绍了学校在敦煌文化和对外传播领域的学科建设成果,希望与会学者在学术研究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的成绩,做好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的甘肃答卷。吴瑛在致辞中对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夏晓勤在致辞中表示,甘肃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与会专家激荡思想火花,为敦煌文化的国际传播建言献策,为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贡献智慧力量。李群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研讨会东道主的西北师范大学始终扎根甘肃这片文化沃土,为敦煌文化的研究、阐释、传播提供了大量智力支撑,也为此次研讨会提供了深厚的学术土壤,希望通过敦煌文化研究与传播领域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推动敦煌文化更广泛、更深入、更精准地走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理解。

  在主旨发言环节,先后有11位专家学者发表了真知灼见。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会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汤恒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敦煌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思维指针,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努力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把握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的理念、思路。他提出互主体传播、众媒体传播、圈层传播等新理念,并以圈层传播为重点阐述了提升敦煌文化国际传播水平的宏观思路和具体路径。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原副局长朱琦认为,敦煌文化兼具推动中国现代美术变革、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的双重意义,经百年传播与当代科技赋能,敦煌文化将成为践行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载体。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敦煌研究院原党委书记赵声良向与会学者详细介绍了敦煌研究院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情况。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段京肃认为丝绸之路文化符号兼具历史性、象征性等核心特征,涵盖物质、精神等多种类型,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独特的“国际想象”图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国涛结合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从转变范式理念、打造影视内容、构建视听新媒体等三方面提出了促进敦煌文化国际传播水平的对策建议。敦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兴蓉向与会人员详细展示了敦煌市近年来在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和突出成就。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唐润华认为,旅游是国际传播的具体形态之一,文旅融合需立足“文化”的多层次构成,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正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目标之一。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涛认为,在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应将文化“处境”纳入“故事”审视,把空间上升为认识范畴的分析话语,以探究空间叙事的知识内涵与文化认识话语可能。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娟认为,以国家综合实力与广义文化近似度为坐标,可以区隔衍生出四种国际传播战略。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副总编魏娟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甘肃国际传播中心的海外传播实践活动和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徐兆寿认为,敦煌是人类文明的始发地之一,以敦煌为起点,可重新认知人类文明与中华文明。

  主旨发言之后,研讨会设立的“数字时代的敦煌文化与国际传播”“地方国际传播的多元实践”“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等三个分论坛同时进行,与会学者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形成了更多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性的研究共识。

  供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