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人工智能+”行动夯实新质生产力基础
近年来,滁州市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从数据基础、算力支撑、应用赋能和生态构建等多方面系统发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了解到,全市已归集结构化数据250.7亿条,治理数据202亿条,上线数据目录3005个,实现跨部门数据交换服务435亿条次,开放高质量数据集2290个,数据总量突破680万条。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柏春艳介绍,“依托‘城市大脑’的数据归集与共享能力,目前已为市发改、公安等43家单位的39个系统提供数据赋能服务,累计调用服务接口超过5488万次,有效夯实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底座。”同时,滁州市积极提升算力规模水平,目前已成功获批国家“千兆城市”,累计建成5G基站1.2万个,布局建设算力基础设施11家,总算力规模达到175P,形成支撑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应用的坚实基础。
为提升发展能级,滁州市加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工程,全市已完成2033家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滁州经开区、滁州高新区获评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博西华、全柴动力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智能工厂19个、数字化车间112个,认定省级大数据企业33家,天康集团“高精度测控装备5G工厂”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
滁州市积极深化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9家新型研发机构。通过举办首届数据标注大赛,吸引长三角地区1030名选手参赛,并成功引进百度智能云长三角首个大模型数据标注基地,初步形成“人才培养+赛事选拔+产业落地”的良好生态,为未来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全媒体记者喻 松 通讯员徐 可)
- 2025-10-20安徽安庆:创新为钥 唱好高质量发展“大戏”
- 2025-10-20“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 2025-10-20联合国文旅盛会落地浙江安吉 世界见证中国竹乡魅力
- 2025-10-20浙江龙泉传统汽配产业以“内生裂变”实现全面焕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