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海外游客,从译好“麻婆豆腐”开始
试想一个场景:入境游的海外游客,想在上海的街区体验有地域特色的文旅产品,他们需要怎样“入门”?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入境旅游示范街区建设规约》发布。这份“指南”细化到标识如何清晰、翻译怎样规范等。
“从数据看,越来越多年轻的海外游客正选择以散客方式入境。”在一家从事入境游业务的企业,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趋势下,游客对语言方面的服务有了新期待。比如,对一些美食的翻译,不少外国游客反映“看不懂”。“对外国人来说,‘绿色沙拉’这种菜品的表述所见即所得。但中国美食名称讲究意会,‘麻婆豆腐’按字面翻译,外国人很难看懂。因此,我们建议在菜单中加一些外国人能看明白的食材说明,如‘麻婆豆腐’是猪肉加上豆腐。”这名工作人员说。
此外,规约还提及:鼓励餐饮商户提供多语种菜单,采用“中文+拼音+外语”格式,主菜名附加食材成分、烹饪方式说明。
- 2025-10-09“大家健健康康,我就更有干劲!”(民生一线)
- 2025-10-09我们可以靠机器人养老吗(新生活新体验)
- 2025-10-09如何替行动不便老人用医保开药?国家医保局解答
- 2025-10-09“睡不够、吃多了”,咋办?专家教你这样“丝滑切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