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甘快看】祁连山下是我家丨绿满山丹马场

2025-09-12 21:07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点击图片查看

  央广网张掖9月12日消息(记者魏晋雪 实习记者 焦丽婷)“山丹马场生态环境对于祁连山生态保护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9月10日,“祁连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采访团走进甘肃省山丹县山丹马场,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部经理常小龙如是向记者介绍。

山丹马场(央广网发 张掖市委宣传部供图)

  山丹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州)六县,地处黑河水系和石羊河水系分界处的核心地段,是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山丹马场现有173.1万亩划入祁连山国家公园,占马场总面积的52.56%;有212.1万亩划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马场总面积的64.4%。

    如何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

  “我们把生态保护作为首要职责。 ”山丹马场一场有限责任公司四队队长刘国年介绍,为降低载畜量,山丹马场将105万亩共牧区实施草原禁牧;同时,在种植业区域每年有计划地预留茬地20万亩,落实“6+6”轮牧制度,让牲畜定期在茬地采食,从而减少对天然草原的压力。

  2019至2024年,山丹马场实施生态保护项目34项,完成草原围栏157.27万米、退化草原改良64.84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12.38万亩,开展草原病虫鼠害防治及毒杂草治理63.73万亩。 通过系统治理,辖区生态功能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80.34%提高至86.96%,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增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增长,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态势。

  放眼望去,一幅以绿色为底的生态画卷已在山丹马场铺就。 以此为沃土,山丹马场围绕“生态+”做好四大产业,促使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马儿正在吃草(央广网记者 魏晋雪 摄)

  “规模种植业、特色养殖业、高原食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是我们的‘四大产业’。 ”常小龙说,当前,规模种植业、特色养殖业、高原食品加工业、商贸业产值比重分别为:76%、11.2%、8.3%、4.5%。

  “种植业是山丹马场的支柱产业。 ”常小龙告诉记者,山丹马场现有耕地46.06万亩,98%以上的地块超过200亩,千亩以上地块约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建成喷灌、滴灌节水农田4.1万亩,规模种植和机械化程度均处于国内前列。

  同时,山丹马场以“山丹马”保种和速力马培育,肉牛、肉羊和品种驴繁育为主,形成马牛羊驴并举、草原自然放牧与舍饲养殖相结合的牧业新格局。

  山丹马场的底色在于生态、功能在于生态、价值在于生态、魅力在于生态。“下一步,我们将构建‘数据共享、协同共治’的生态保护新格局。深化跨区域协作,加强与周边市县的沟通联动,健全共牧区联防联控机制。为筑牢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山丹马场力量’。”常小龙表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