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综合

以酒为媒 奏响“舌尖”与生态的和谐共鸣

2025-02-22 17:36 来源:人民网

  一锅浓郁的酸汤、一把火红的辣椒、一条新鲜的江团鱼……在厨师的巧手烹饪之下,煮出一整个贵州味,点燃了一场味蕾上的狂欢。

  近日,由贵州习酒独家冠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商务部联手打造的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第二季热播。从“世界辣椒之都”遵义到“黔东门户”铜仁,贵州篇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其中,遵义酸汤鱼最是吸引观众目光。其精髓在于独特的红酸汤,选用贵州当地野生毛辣角(野生西红柿),搭配红线椒、生姜、大蒜等天然食材,经过数月的发酵,酸汤呈现出鲜红的色泽,酸辣醇厚。

  倒坛酸辣椒,这道酸爽的美食,不仅滋养着贵州人的味蕾,更是他们幸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倒坛酸辣椒的制作只需简单的食材与耐心地等待。坛口的粽叶与竹条,守护着辣椒的秘密,也封存着贵州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除了酸辣风味,贵州的山野食材同样令人惊艳,在贵州习水的滨江村,有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美食——仙人掌。仙人掌干炒腊肉是当地的经典菜肴。仙人掌干泡水回软后,与腊肉一同炒制,腊肉的油香与仙人掌的清香相互交融,成就了一道独特的美食,充满自然风味。

  作为《三餐四季》的独家冠名企业,贵州习酒也随着节目的播出更深入、更立体地呈现在大众视野。在品牌建设和传播上,贵州习酒连续多年加入“品牌强国工程”,借助总台强大的融媒体传播资源持续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

  贵州习酒一向关注贵州当地农特产品的价值挖掘。《三餐四季》节目推出后,贵州习酒连续两季携手,通过独家冠名,与节目进行深度合作。节目播出期间,贵州习酒品牌元素和产品特色通过主持人口播、冠名片头、转场片花、节目角标等多种方式得到充分呈现。而节目的每一道美食、每一个景点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为地方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从一碗酸汤鱼到一片抹茶,从遵义到铜仁,节目用最真实的烟火气,探寻食物背后的故事,记录时代与自然的馈赠。多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下,今日贵州满眼生机,愈加多姿多彩。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从两岸青山中奔流直下的乌江,清澈如镜。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在乌江流域广袤的大地上,每一抹翠绿都镌刻着护林员的辛勤与汗水。在辛劳、孤独、坚守中,他们从未停下步伐,用心守护着这片山林。

  2024年8月20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化屋村,“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举行活动启动仪式,聚焦乌江流域护林员。共计200余人齐聚乌江南北两源交汇之地,共谋乌江生态保护大计,致敬“乌江守绿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关爱老年人,尤其是那些为社会默默奉献的老年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据悉,此次关爱行动“习酒·吾老安康”慈善基金捐赠615万元款物,以慰问支持贵州省毕节市、遵义市、铜仁市,重庆市涪陵区、武隆区,湖北省恩施州的3000名乌江流域护林员。其中,为2950名困难护林员提供2000元/人的慰问金,为50名最美护林员提供3000元/人的奖励金。

  一江清水出贵州。在乌江的潺潺流水声中,习酒与“守绿人”的美好故事仍在缓缓书写。以酒为媒,以情为线,习酒串联起对自然的敬畏、对英雄的敬仰、对社会的责任,在乌江的潺潺流水声中,持续奏响“舌尖美味”与“绿水青山”的和谐共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