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新闻中心 >> 微言大义

代代接力 生生不息

2025-02-20 09:12 来源:人民日报

  【人物】可可西里巡山队

  【故事】平均海拔接近4900米的青海可可西里,有一支在此坚守了30多年的巡山队。上世纪90年代,为了保护藏羚羊,时任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组织了一支反盗猎队伍,抓获了多个非法持枪盗猎团伙,却在一次巡山任务中不幸牺牲。此后,一代代巡山队员继承索南达杰遗志,坚持每3天一次小规模巡线、每年至少12次大规模巡山,倾情守护着可可西里的山川与生灵,用坚定的脚步写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乐章。

  【点评】

  迎风冒雪、生死搏斗,只为这片高原净土安宁如初。“用生命守护生命”的索南达杰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可可西里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可可西里不仅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可可西里不闻盗猎枪声,野生动物自在栖息,索南达杰夙愿得偿,全体巡山队员的“绿色足迹”也熠熠发光。

  陷车、迷路、恶劣天气、高原反应……面对常人难以应对的困难,巡山队员们从未退缩。巡山队员步履不停,既是对可可西里养育恩情的反哺,亦是对自然环境的深情守望。“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保护初期的不足2万只恢复至7万多只,“高原精灵”自由奔跑,这片“人类禁区”再次生机勃勃。

  保护自然是一场接力跑,一棒接一棒、一代传一代,绵绵用力带来生生不息。现在,可可西里巡山队迎来第三代队员,尽管有了远程监控、实时监测等新的保护手段,他们依旧没有停下巡护的脚步。神州大地的绿水青山间,这样的传承故事并不罕见: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派出所随着候鸟迁徙,几代民警坚持巡山护鸟,让曾经的“打雀山”实现“零发案”;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唐玉林一家四代人投身川金丝猴保护事业……在身体力行的代际传承中,巡护者传递出静水流深的力量。巡护路上,风雨无阻,恪尽职守,只为捧出一个天蓝水净、鸟语花香的美好家园。

  当前,我国建立了国家公园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9000多个,发布第一批789处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和1140处候鸟迁徙通道重要栖息地,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振奋人心的绿色成就,离不开一线巡护人员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

  如何让巡护人员工作条件更好、工作效率更高?从加强野外站点、巡护路网、监测监控等设施建设,到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巡护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再到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巡护队伍等,各自然保护地正因地制宜加紧探索,为巡护提供更好保障,让生态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如今的可可西里,藏羚羊“幼儿园”在爱心企业帮助下建立起来,被救助的藏羚羊幼崽得到温情照护;许多牧民成为生态管护员,和巡山队员一起保护高原动植物。守护自然之美,呼唤每个人发光发热。期待更多人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为共同家园增绿,为万里河山添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